杨兆文:一位乡镇科长的助学情怀
又到开学季,这段时间,新街镇民族宗教科科长杨兆文又忙碌起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镇上一些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学费成了他牵挂的大事。8月21日下午,杨兆文来到家住河西村的准大学生鞠乐家中了解情况。鞠乐今年19岁,刚刚考取山西中医学院。杨兆文向她核实了学习和家庭情况。
鞠乐的奶奶瘫痪在床,爷爷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爸爸有腿伤不能外出工作,她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全家人的生活就靠妈妈一个人在外打零工的收入。得知鞠乐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杨兆文便主动联系了鞠乐的爸爸。
“我来帮你想办法”,是杨兆文对他联系的贫困学子经常说的同一句话。杨兆文总是随身带着一叠厚厚的表格,那是他准备帮助的一些孩子的情况表,他还特意在每一张表格上面附上自编的几句话。在南京经贸学院上大二的管娟是他今年新关注的对象。她的爸爸患有两种癌症,目前欠债16万,两个孩子上学,妈妈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主要靠种两亩多地,姐弟读书开销大,愁下弱母求救济。
杨兆文今年56岁,上世纪80年代在镇政府做秘书工作时,他常会接触到前来求助的贫困家庭。从那时候起,他就决心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的主要途径是找能人、找有爱心的人献点爱心,通过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帮他们渡过难关。
杨兆文曾经当过兵,在他的发动下,好多企业家战友都加入到了资助贫困孩子的行列。每年,杨兆文将镇上贫困大学生的信息反馈给他们,通过统一资助或者一对一帮扶的形式,来解决这些贫困学子的学费问题。这些年,每年由杨兆文牵线搭桥帮助的大学生都有二十多人,资助的金额达十多万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