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藤 发表于 2015-4-26 07:48:59

扬州曾是南宋防御要塞


宋高宗南渡以后,扬州成为防御金兵的前哨要塞,《宋史》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都记载,绍兴二年(1132)郭棣知扬州后,先是修缮了宋大城。由于金兵屡屡来犯,他认为唐代子城地势高,可以凭高临下,有利于防守,打击来犯之敌。于是在唐城旧址上重建城池,叫“堡寨城”,此城与宋大城南北对峙,中间相隔二里,这一段空白,容易使敌人将两城阻断,相互之间难以照应。于是又版筑一座可以连接这两座城的城,它的北门连着“堡寨城”的南门,它的南门直通宋大城,称为“夹城”。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开始向南宋进攻了,真正的恶战开始了。咸淳九年(1273)三月,元军兵不血刃占领建康,随后兵分两路,伯颜率主力直下临安,阿术包围扬州。阿术进攻扬州,遭到扬州守将李庭芝、姜才的抵抗,有史家说,扬州的保卫战与钓鱼城保卫战可称为东西辉映,彪炳史册的两大战役。
淳祐十年(1250)贾似道曾移镇两淮,在宝祐年间重修“堡寨城”称“宝祐城”。李庭芝镇守扬州后,又在“宝祐城”西加筑“圃城”,把平山堂包在内,称“平山堂城”。这样就多了一个制高点,防止元兵占据蜀冈向扬州城内射箭。阿术攻城不下,只好将扬州团团围住,断绝扬州粮道。入冬,城内粮尽,死者满道。扬州保卫战历时十个月,江淮州郡至此全部陷落。“宝祐城”、“平山堂城”、“夹城”都为元兵所毁,只剩下被战火侵食的“宋大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扬州曾是南宋防御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