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 发表于 2015-5-21 07:02:15

太恐怖!28岁南京小伙每晚刷“朋友圈”到深夜,竟然摊上了这事儿......

28岁的南京小伙小朱, 每晚都要刷微信朋友圈,到12点之后才能睡,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胸口疼痛,后来才发现是心肌梗死。南京市第一医院专家介绍,经常性睡不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皮肤老化加速、肥胖、习惯性脱发、记忆力减退、健忘、焦虑、抑郁、狂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还会导致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晚上在床上要刷一个小时朋友圈

小朱是一位28岁的小伙子,喜欢体育运动,身体自然没得说,烟酒也不沾。小朱每天晚上喜欢玩电脑到11点多钟,然后躺在床上刷微信,越看越没有睡意,甚至有时睡意袭来,也要坚持着把“朋友圈”刷完,直到睡意铺天盖地压下来,脑子也木了,才不得已关上手机,闭上眼睛。此时,离上床躺下已有一个多小时了。

上个星期小朱接连两天游泳,回到家后感觉心里不舒服,胸口一直有疼痛感,去医院一看,居然是急性心肌梗死,而且心梗范围很大。不得已,在堵塞的冠状动脉放了几个支架,才从死亡线上把小朱拉了回来。这么年轻,身体也这么好,怎么会得心梗呢?

晚上刷微信,人为造就失眠


据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军分析,小伙子的急性心梗很有可能就是“刷微信”惹的祸。


王军说,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刷微信,已经成为时下很多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随时随地了解各种信息,倒是能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但在睡觉前趴在被窝里看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却很可能赶走睡意,降低睡眠质量。睡觉和吃饭要讲究规律一样,人体在睡觉时间上也有一个生物钟,而睡觉前应该让心情平缓,劲爆的消息会让人处于兴奋状态,让人难以入睡,进而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刷微信,多半是想了解新鲜事、有意思的事,如果遇到什么特别的消息,还会忍不住转发、评论一番,这些做法都是影响睡意的大敌。另外睡前较强的手机屏幕光还是会对视网膜造成影响,足以干扰睡眠,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视力。

作息应与自身生物钟一致

那么,怎么睡眠才是最科学的方式呢?王军介绍,要想睡眠好,首先要养成按时就寝和起床的良好习惯,尽可能不熬夜,第二天不补睡、不赖床。这是因为每人体内都有相对固定的生物钟,每天的作息时间应与自身生物钟保持一致,睡觉起床太早太晚都不利于良好的睡眠质量。

具体来说,睡前2小时,关闭大灯换小灯,为进入睡眠做好准备。睡前温水泡澡,让身体放松下来,上床后可读一些旅游休闲类的书,保持睡前好心情。

对于都市白领喜欢利用双休日补觉的习惯,王军提醒,睡眠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每个年龄段的睡眠时间都不一样。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20小时,婴儿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只需6-7小时。


一般根据白天的清醒程度,只要早上起床时头脑清晰,一天中没有疲劳感,能够神清气爽地处理事情,就表示睡眠时间已经足够。而如果睡得过多,就像吃得太饱,会“营养过剩”,出现“越睡越乏、越睡越笨”的“消化不良”。睡眠时间长短也是可以调节的,控制睡眠就像控制饮食一样,注意调节生物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恐怖!28岁南京小伙每晚刷“朋友圈”到深夜,竟然摊上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