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夏天气温越高,人们越发容易出汗。可不要小瞧了“汗”,以为它仅仅只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个表现形式。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如果发生改变,都可作为一些疾病的前兆,所以,即使夏天出汗,我们也应该引起重视。 腋下: 夏季,腋下特别容易出汗,这让不少人大呼头疼,不仅影响外观,自己也不舒服。腋下出汗大多是由于汗腺分布过多或饮食口味过重引起的。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比较容易出汗。如果汗液分泌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我们知道印度人的体味很重,大抵由于他们对重口味咖喱的狂热。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此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冲凉后,可拍上爽身粉或抑汗型的药膏,帮助吸干汗水。 手心、脚心: 手心或脚心无故容易出汗,西医中常见诊断为局限性多汗症,中医认为这是脾胃热湿、气阴血虚的表现。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少吃辛辣厚味食物,或可以用红枣、黑木耳加瘦肉煲汤喝。另外,用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都有一定疗效。平时多运动、多休息。 颈部: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平时颈部很少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中医认为肝肾亏虚也很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通过滋养肝肾,加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内分泌系统会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情况严重,最好去医院接受全身激素检查。 鼻子: 如果平时鼻子总是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可以吃一些补肺气的食物黄芪炖鸡汤,西洋参泡水等,注意休息不能太劳累。 夏季养生,养心为主,而汗为心液,因此可以将出汗看作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中医理论中的出汗分类多样,出了汗莫慌张,也不可大意。平日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状态,若遇到反常的出汗情况,多观察,多调整,身体健康也会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