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车展开幕前,本人准备了好几个准备吐槽的段子。后面想了想,还是不要像个怨妇似的。与其搏人眼球不如讨论点儿“干货”,既爽了自己,也飨了读者。于是,有了这个“不吐槽”系列。 
正文: 从06年开始,笔者就是北京车展的常客。从老国展到顺义新国展,应该说每次的车展组织工作都做得特别不到位。安慰与自我安慰,有些东西就当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合理历练吧。 往年,所谓车展,常常被人戏称为“肉展”。什么干露露、李颖芝之类的,就差没搞现场的脱衣舞表演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媒体讨论的重点往往不是展品本身,而是哪个展台上的模特穿得少,出位多。至于“最美清洁工”之类的题材,往往也是推手们热衷的对象。如此而言,当车企们连起码的节操感都不要了,这车展不就是肉展吗? 
今年,车模的尺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尽管还是有个别企业雇佣污点模特也即便也有些模特试图以尺度出位,但从效果上看应该是没有达成愿望。 大尺度的模特没有了,明星带动了现场氛围。像什么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法国影星苏菲·玛索、韩国影星李敏镐和金秀贤等等,他们带动了媒体日当天的黄牛经济,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车企们的更高追求。 当然,愿景是美好的。 由于堵车,明星们纷纷爽约以及先通告了爽约而最终没有爽约的行为把那些混进去的粉丝们折腾够呛。 表面文明并非真实文明,除了对模特尺度和现场音乐的控制之外,北京车展也比以往任何一届车展都来得干净。 在过去,潜规则盛行的时候,才智之士的光辉们往往被钻营者掩盖。这也让一些媒体老师沦为了只重视关系而忽略自身成长的类型。而今年的北京车展在打击商业贿赂方面的尺度前所未有。这让那些靠走关系来维持存在感的媒体老师们“损失”巨大。 这样也好,当浮云抹去之后,媒体氛围也会得到进化。在这个媒体混战和自媒体崛起的时代,杜绝商业贿赂必然会给真心做内容的业内人士以更多的展现机会。而对消费者来说,他们得以获知更真实和更接近媒体人内心的东西也是意见好事。内容为王,是近期媒体人热议的话题。 忘了那些不该出现的大妈和熊孩子们吧,也忘了各种版本的神吐槽吧。当北京车展变得更加干净之后,当汽车真正成为了车展的主角之后,对消费者来说车展的意义不就应该如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