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玩水 当心蚊虫叮咬
黄金周期间,游山玩水是很多家庭的选择。爬爬山看看水住住农家院,享受生活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山里的蚊虫、马蜂等。以往黄金周,均有到山里旅游被蜱虫、马蜂等蜇咬受伤的报道,特别是蜱虫还发生过死亡事件,最近到南方旅游还需要特别预防登革热。专家建议市民到山区旅游尽量穿长袖衣裤,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表面要涂抹驱虫剂。被蚊虫叮咬后,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据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卢桂玲介绍,秋季蚊虫叮咬会引发皮肤病,如虫咬皮炎、丘疹样荨麻疹、多形红斑。一旦经蚊虫叮咬后,应避免抓挠,可以抹一些肥皂、氨水等碱性物质,也可以用热毛巾敷一会儿。如果皮肤被抓破,不要涂抹花露水、驱蚊液等用品,谨防过敏。有些人对蚊虫叮咬的反应比较强烈,咬出来的包特别大,而且硬邦邦的,如果出现严重红肿、发热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蚊虫叮咬可以提前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应把驱避剂洗去。
蜱虫是山区、林地、草丛等潮湿环境中的虫子,市区最需警惕的是宠物在草地活动后将蜱虫带入家庭。国庆假期即将到来,到山区、林地及草原旅游的人应加以防范,首先外出要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黏附;每天的旅游活动结束后,旅游者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清除。
一旦发现有蜱虫附着在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或已被叮咬、钻入皮肤,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另外,秋季蜂类活动频繁,人们到花草树木比较茂密的地方也要注意防护,一旦被蜂蜇伤,应尽快就医,减小引起重症过敏的可能。发生蜂蜇伤情况后首先检查蜇伤处是否有毒刺留在体内,可用小针挑拨或胶布粘贴法取出蜂刺,但不要挤压,然后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将毒液吸出。蜜蜂蜇伤可用弱碱性溶液(如2-3%碳酸氢钠、肥皂水、淡石灰水等)外敷,以中和酸性毒素;马蜂蜇伤则需要弱酸性溶液(如醋酸等)中和,并予以止痛剂或用抗组织胺药。剧痛及有全身症状者,应紧急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