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来啦!还记得泰州的那些新年老习俗吗?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它象征着一切的开端,对于春节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泰州也不例外。但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这些习俗渐渐地被人们忽略,新年也慢慢地变成一个假期而已。
那么今天就带大家回味在泰州你不得不知的那些老习俗吧!
【元宝茶】
过年时,人人都穿戴一新,在家中摆放好烟好糖以款待上门拜年的人。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都会拿到压岁钱。客人到主家拜年都要喝浸泡红枣或金橘的“元宝茶”和一些点心。点心以糖果、糕点为主,糖果象征新年甜甜蜜蜜,糕点喻示新年高升。
【吃隔宿饭】
旧时正月初一,主人要起五更,点烛焚香,燃放鞭炮,迎接天地神,不焚香不兴开门。男女老少更换新装,殷实者,皮、绸、缎,以示富有;贫寒者,外新里旧,以求整洁。
姜堰人饮食很有讲究,晨起,有干丝、果子茶、元宝(糯米圆子)、糕点、生姜等,每道不兴吃完,要存一点;中午,要吃隔宿饭,菜肴皆是除夕烹好的熟菜,意在吃陈粮,年年有余;晚餐,吃面条。家人邻里见面都说吉利语,并拱手作揖。
【年酒】
正月里,泰兴城乡居民有请“年酒”习俗,又名“请春卮(音同‘之’)”。素有往来者互相邀约,有人连日宴饮,竟达数旬。宴请房族中的新婿、新媳以及子女的师长,也常与“请春卮”相结合,分别称为“待女婿”、“待新娘子”、“待先生”。
【甜嘴】
正月初一妇女不上灶烧早饭,忌污秽神明,让其带好孩童不致哭闹,图开头大吉。早餐吃米粉圆子,称“团圆”。对上门拜年者,款以花生、蚕豆、瓜子、糖果,谓之“甜嘴”。
【放洋灯】
初一清晨,早餐吃糕和馒头。中饭以酒肴为主。饭后,或听人唱书,或邀人打牌。夜饭提早,晚上早睡,传说,此夜老鼠嫁女,家中不能点灯。少数人家,用竹竿挑起一盏或一串红灯,竖于天井内,称为“放洋灯”,每晚红灯高照,至十八日“落灯”为止。
老习俗的传承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为了让新年更有年味。科技时代似乎把人们拉得很近,但其实也隔得很远。这些祈求祝福的习俗渐渐变成了一张张电子贺卡、一条条微信留言。老习俗渐渐被遗忘,这样的遗忘使新年里家人的团聚少了该有的热闹。
所以今年,是不是打算跟家人一起写写春联,或是身体力行做个大红灯笼,还是召集各方亲戚来个年度大合影。
希望猴年的春节,大家可以重新拾起这些老习俗,和家人过一个不留遗憾的节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