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十一狼 发表于 2016-3-24 10:13:13

广东最美古村落——佛山长岐村

本帖最后由 怡然 于 2016-3-24 10:17 编辑

  2015年6月,浙江卫视《十二道锋味》节目在古村取景拍摄,更使长岐村声名远播。

  

  村口池塘
  
  
     

  宗祠
  
   

  合欢树,其实是两株榕树抱在一起
  
   

  从此上文笔顶
  
   

  远眺长岐村
  
   

  文笔顶
  
   

  老房子
  
   

  巷子
  
   

  烟雨迷蒙

  夜宿芦苞镇的三水温泉度假村,反而变得愈加慵懒。本来想早起,但窗外大雾,看不清景物,只好继续装睡,直到八时许才起来。从度假村出来,往右手边走几分钟,过桥就是长岐村。
  长岐村始建于明代,现存最古老的房屋建于清朝初年,依山傍水,村前两口大池塘引入北江水,村前正面有两个山岗隔河相望,村后背靠文笔山。村里建筑多为岭南风格的镬耳房,一厅四室、一厕一天井的四合院格局,石雕、灰雕、壁画俱全。

  800多年前,诗人杨万里到广东为官,乘船路过青塘——即现今芦苞镇时,诗兴大发,写下《明发青塘》:“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船行两岸山都动,水入诸村海旋成。”活脱脱描绘出一幅岭南水乡图,这长岐村就在芦苞镇境内。

  因为村庄附近没有工业,自然环境保护良好,所以成了远近有名的长寿村。在1200多名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215名,其中80岁以上的有62名。上个世纪80年代起,村民陆续搬出旧村,在村外新村居住,现在仅有少数村民留在老屋,以免过于空旷。

  左边的水塘里满是枯荷,让人想起李商隐的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想来夏天时,池子里荷花盛开,别是一番景象。古村的姓氏宗祠呈一字排开立于水旁,各户房舍顺次排于其后,逐渐往山顶延伸。据说越往高处,房子越年轻,而长辈居于前房,寓意要留后。村口几棵古榕,盘根错节,数人都难以合抱。按村民指点,一直往里,再通过一扇古色古香的石门,就可以沿台阶爬到山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山的名字就叫文笔顶,旁边另有木棉岗。据说建村时,村民们为了让小山显得巍峨,便合力削去木棉岗顶部,填高文笔顶。背靠文笔顶,本意是希望长岐村文人辈出,如今却长成了茂盛的桉树林,吸引到村里的年轻人在这里谈情说爱。

  文笔顶有个小亭子,可居高临下俯瞰这里的百来间古屋,只见飞檐画栋,镬耳耸立;由麻石、青砖和洋灰铺成的二人宽巷道在古屋间交错相连,自文笔顶直通村口水塘,村口两侧还有特地留出的枪口和侦查口的更楼。看来古村最初建设的时候,还考虑到防御盗贼匪患的功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最美古村落——佛山长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