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河失杀人案细节披露:冲动是魔鬼呀!
2月19日,在泰兴河失镇刘桥村东赵组,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倒在血泊中,没有了生命迹象。是谁杀死了这位老人?公安部门随即成立2.19专案组,对这起凶杀案展开调查。
接到村民报警后,当地派出所迅速出警,封锁现场。泰兴市公安局刑侦人员闻讯后,也很快赶到了案发地。
警方:当时,这个老人头朝南,脚朝北,在头边上有铜盆大的血,衣着是比较整齐的,但是头部的血迹比较多,脸都已经变了形。
后来,我们到殡仪馆去尸检的时候,死者头上有二三十道伤痕。
经初步调查,死者丁某,为河失镇刘桥村人,现年71岁,案发现场距离死者的家不到20米远。技术人员仔细甑别现场痕迹和物材,并将搜索范围向周围延伸,很快找到了数件疑似的行凶工具。
在这油菜田,白果树旁边,有根棍子,木棍,一端是长的,直径是3.2(厘米),全长38(厘米),两端都是新鲜断裂,一端的断裂上有血迹。木棍旁找了两块青砖,是断下来的,断的上面有血,一块断的上面还有毛发。
技术人员同时勘查了死者住所,他们发现,这间五架梁小屋的门锁依然完好,但锁芯却被人插进了芦竹片。
警方:我们发现死者丁某身上540块现金、和一部手机还在,并且我们发现他们家的门窗,也没有被入侵过的痕迹,大门上的挂锁也是完好无损的,所以我们专案组就分析,侵财杀人的可能性不大。
现场距离死者住处较近,并且死者的家门锁芯有被堵的情况,说明嫌疑人对死者的家庭住处是比较了解的。
诸多证据表明,丁老汉是被反复殴打致死的。那么,一个70多岁的老农民,会与何人结下如此深仇呢?初步确定案件性质之后,专案组调集大批刑侦力量,分成10个小组,在刘桥村展开拉网式排查,同时,刑侦民警以案发现场为中心,向外围层层推进,搜索沿路的电子监控录像,试图从中找到蛛丝蚂迹。
警方:我们入户排查的重点对象是与死者丁某有矛盾关系,以前关系不怎么好的人,以及案发当晚在家,案发第二天突然离开家的人,我们经过四天三夜的排查,我们排查了一共上千户村民。
与此同时,处于后方的公安局DNA实验室也成了侦查此案的第二条前线。经过比对,技术人员在现场遗留的各类检材中发现了嫌疑人的相关微量物证,专案组初步分析,此人便是杀害丁老汉的凶手!
警方:我们综合现场所有的物证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这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当初的侦查方向是完全正确的,这确实是一起有潜伏过程,与死者有矛盾关系的报复性杀人(案)。
案发后,县市两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亲临现场,勘查情况并协调各路侦查力量。技术人员通过比对,结合调查走访结果,获取到一条重要线索,与死者丁某同组的村民印某有作案嫌疑。侦查人员发现,印某的住所与案发现场以及死者的住所,都相距不到100米。
警方:印某在案发当晚也在家里面,第二天早上就早早离开家去了北京,当时我们就分析,这个印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印某,1960年出生,河失镇刘桥村人,与死者丁某同属东赵五组。让人意外的是,此人生性耿直,时有见义勇为的行为。十多年前,印某开始到北京打工。去年腊月二十三,印某回乡过年;正月十二日,也就是2月19号,返回北京。而这一天,正是丁某被杀的日子!
警方:印某近几年一直在北京打工,我们了解到他可能在一个小区门口帮人家配配锁、修修鞋,一年经济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然后我们对印某的信息进行网上研判,发现他在北京确实有落脚点,是在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一个叫肖村的地方。
侦查人员迅速启程,前往北京,通过走访排查,迅速锁定了印某的行踪。
警方:在我们对他进行审查的时候,他才告诉我们,他一开始也不知道把丁某打死了,是后来村民告诉他,打电话告诉他,丁某已经死掉了, 他才知道自己把人给打死了。
犯罪嫌疑人印某:当时,用木棍子在他头上打的,打了十来下,打了躺在地上以后,他还想喊的时候,我用砖头在他脸上打了几下 ,也不知道几下子,反正(我)非常愤怒的。
是什么原因,致使这名年近六旬的老人对一名年逾七旬的邻居痛下杀手呢?原来,去年,印某的女儿因家庭矛盾,服毒自杀,死者丁某说他借着女儿的死,向女婿要了三四十万元,而事实上,印某因心疼外孙,原谅了女婿,并没有要一分钱。
犯罪嫌疑人印某: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比较难过的情况之下,丁某在我椽头上闹,骂我,背着我骂我,在外面搞宣传,这是我估计,他在外面给我搞宣传,第一,第二是,最主要的是他当面我,骂了给我听见了,使我人格受不了。
今年正月初二,女婿带外孙上门拜年,印某因悲伤跑出家门,谁知在路上与丁某相遇。丁某提出向印某借钱,见印某不爽快,便旧事重提。这让印某更加怨恨,以致产生了除掉丁某的想法。随后几天,印某整天寻思该如何下手,终于,在返回北京的前夜,他下手了。
几句流言蜚语,几句口角之争,竟然让印某杀人以泄私愤,不得不说,印某的心胸也太狭窄了。在结束他人生命的同时,自己也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另一方面,被害人丁某老拿别人的痛处说事儿,无异于往人伤口上撒盐,最终招来杀身之祸。从这个案件当中,我们要学会管好自己的情绪,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情感,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