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高考作文难?来膜拜!泰兴美女老师第一时间交上她的高考作文答卷
几个月前,大江苏刚被一辆车刷过屏。那是发生在苏北的一个叫泰兴的小县城的离奇车祸,也就是禾子所居的小城(暗暗得意一下,毕竟一个江北小城,这样露脸出名的机会并不多),一辆SUV越野车为避让三轮车后失控,一下子飞上路边3米高房子的屋顶,上演了一出飞车上天的闹剧。
接下来,图片与视频齐飞,段子共评论一色,引发各路热议和全名狂欢!
车祸发生后的几天,犹如高烧不退,人们关注的热度不减,事件迅速登上腾讯头条新闻不说,各路原创号更是嗨得不行,我所在的泰兴自媒体群里就有几个群友蹭了这个热点,比如我的向来才思敏捷、才貌俱佳的闺蜜——鸟老师就写了一篇文,一天之内阅读量十万加,我只能望其项背望尘莫及望洋兴叹,只恨自己太驽钝。
今天,大江苏又一次被车霸屏,因为江苏卷的高考作文就!是!车!
说好的呢,高考不是唯一出路,对高考关注度小一点的呢?难道高考仅考一门语文,语文仅考一项作文?你确信这不是一考定终身文章论英雄的科举时代?
好吧,江苏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中午我去班上看自习,我们的班主任云老师坐在教室后,正跟学生热烈讨论着高考作文题,她给学生念了题目,然后一脸期待地问,如果你们来写这个题目怎么写?
这样的敬业精神也是没谁了,教着物理操着语文的心,教着还有一年才中考的孩子,便未雨绸缪地想到了他们四年后的高考作文,让我这个教语文的情何以堪?
她看到我来了,便把问题抛给我,我像突然被台上飞来的一只绣球砸中,晕晕乎乎的,毕竟我最怕写命题作文了。
而且又是这样的题目!
我想起了我上学时写反映社会主义好的作文,老师都是这样引导我们:要以点带面,要从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一整个时代的遽变,比如出远门原先都靠双腿,运输也是一根扁担两只脚板,肩挑手提晃悠晃悠,后来社会主义好,国家政策好,通过勤劳致富,终于买了一辆自行车,从此生活大变样。
多么主旋律!多么正能量!
后来,我教了语文,我指导我的学生写时代变迁歌功颂德的文章,也是这样启发引导,只不过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后来,摩托车又换成了小轿车。
的确,车与生活,生活与车,水乳交融息息相关,车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代表了社会的发展。
车,本来的功能是代步,是运输,然而,历朝历代它都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功能:车是身份的象征,是财富的彰显。
比如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乘得起轿舆,官轿也通过轿顶的颜色来区分等级和身份:金黄轿顶,明黄轿帏的是皇帝座轿;枣红色的是高级官员的座轿;低级官员以及取得功名的举人、秀才则乘坐绿色轿子。
清代更严格,对宗亲、朝臣、命妇等达官显贵乘坐轿子有很细的规定,对不同品阶的官员也通过轿顶是用银还是用锡等进行明确划分。
古人的终极理想便是:戴上一顶帽,坐上一座轿,娶上一房小。你看,有代步工具就和平民布衣区分开来,社会地位立马高了几个等级。
十几年前,小汽车还没普及,一定级别的干部才有公车,商业大咖才有四轮代步车,普通工薪阶层只能公交车上下班,农村里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骑着摩托车便觉得特拉风。
再过几年,农村里谁家门口突然停了一辆簇新的小轿车,不管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只要是四个轮子,肯定引来全村人的围观。有余钱买得起小轿车,便是生活富裕的标志。
车,还直接决定了未婚男青年的婚恋成败。
八十年代,一辆二八杠的凤凰或飞鸽自行车便是硬件,适婚的男青年们骑着脚踏车,载着心爱的姑娘,穿过小麦青青的田野,穿城过巷,车铃按得叮叮响,姑娘一只手抱着情人的腰肢,一只手轻轻按着飞扬的裙裾,浪漫而纯情。
九十年代后期,摩托车便成了姑娘们时髦的嫁妆。我记得刚工作不久,时间已经进入两千年,一位比我大一些的女同事刚谈恋爱,每到傍晚散学时分,她的男友斜倚在一辆簇新的本田摩托车上,高大健硕,在一群自行车接送孩子下学的家长里分外惹眼。
如今的姑娘们结婚,有房有车已成为婚礼标配,眼光高的十几万的车都觉得寒碜,有一部高档汽车,婚姻的筹码似乎都加重了。
大家一定记得,2010年,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有一期女嘉宾叫马诺,她奉献了一个惊世骇俗的金句:
我宁愿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
让很多曾为爱情奋不顾身,将只为一曲琴音便与司马相如私奔,当垆沽酒的卓文君视为爱情表率的姑娘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一时间奉为爱情的金科玉律。
金钱才是爱情的保障,没有面包哪来心情风花雪月?发朋友圈都没底气不是?
可是君不见,车是见证了时代变迁,折射了社会发展,但也使人情更冷漠,各种信任危机道德滑坡屡见不鲜。
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今一样,车祸猛于虎,新闻微信群隔几天便直播一次血腥的车祸现场;大街上各种花式碰瓷防不胜防;汽车看到电瓶车避之唯恐不及,一旦撞上便麻烦缠身,四个轮子的撞了两个轮子的,怎样都没理,因为人家是弱势群体。
你看过自行车撞上自行车纠缠不休的么?估计撞上了,也是爬起来掸掸衣,互相询问有没不适,握个手,各骑各车,再无牵扯。
车进步了,人的素质反而倒退了。
几个月前,我居住的小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涌现了一排排绿色轻便的公共自行车,在马路上汽车排成长龙、尾气污染、噪音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开始呼吁更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那么,一个时代的进步,是否不应该只看代步工具的进步,更应看重人们对代步工具的态度呢?
宝马虽好,可我依然怀念在自行车上欢笑的日子!
那时,没有车贷房贷,没有焦虑抑郁;那时不要熬夜加班,不要应付各类考试;那时生活很闲,马路很宽,空气很清甜。
那时,少年白衣胜雪,姑娘言笑晏晏;那时,大树很绿,河流很清。那时,夕阳很美,时光很慢;那时乡情很淳,爱情很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