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 发表于 2017-6-26 16:32:18

世界矾都的“活遗址”,竟在浙江最南端的村落里?

说起福德湾村,也许很多人都是陌生的。但若提起“世界矾都”矾山,也许你会有一些印象。如果看过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人,那么就对这里不陌生了。



矾山,着六百多年明矾采炼历史,也因矾而兴。其明矾储量约占世界的60%、我国的80%,被誉为“世界矾都”。而福德湾村就在矾山。



从苍南县城驱车前往,不过40分钟的时间就来到了福德湾村。放眼望去,盘山公路两边,尽是一片片绿色的山林。小小的福德湾村,就栖身在这片绿意盎然之中。



福德湾村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世界矾都”苍南县矾山镇南侧,是一座因采石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整个村落沿鸡笼山自然山体而建,坐南朝北。鸡笼山是浙江省10处大型矿床之一。宋朝末期,当地发现明矾矿,福德湾村从此成了众多逃难者的乐园。明清时期,明矾业大力发展,越来越多人迁徙至此,举家投入冶炼明矾并繁衍生息。





历经几百年的明矾采炼,鸡笼山从山上到山下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又一脉相承的工业村落民居。矿洞口、打铁铺、煅烧炉、风化沉淀池……一处处从采矿到炼矾的工业设施,安静地四散在福德湾村的各个角落。



漫步于福德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条蜿蜒上山的老街。这条全长350米的老街,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不知不觉感觉已经穿越,回想当年,那鼎盛时期,每天都有数千人穿梭在老街之上。而如今只能在这里回想那时的繁荣。





老街依山而建,长100多米,宽3米,两旁建有1到2层高的民房60余间,建于明末清初,木构或砖木结构,为矾山产矾历史文化发祥地。





挑矾古道,是由明矾产地福德湾出发,担负着明矾运输和村民生活出行的古道、村内街巷保存完好,其多为石板铺设,以人力肩挑,穿越重重大山,到达可通水路的藻溪、赤溪、前岐、沿浦四埠头,再销往世界各地。





斑驳的古墙,苍老的画梁,在历史的打磨下变得韵味十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矾都的“活遗址”,竟在浙江最南端的村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