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坠河,涉水,自救(泰兴生活网编辑提请广大驾驶员阅读)
如何自救 积水没过车轮一半 不要轻易前行 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汽车改装总厂相关负责人张庄严介绍,如果水位完全淹没排气管,水很可能会进入发动机,造成熄火。因此,积水没过车轮一半时,车辆最好不要轻易前行。 他说,暴雨天气中必须低速谨慎驾驶,观察判断水深,切记不要涉险进入水深超过轮胎一半及以上深度的积水区;如果不慎进入了较深的积水区且确认前方水不会更深,则可以挂低挡,保持一定油门,匀速通过积水区;如果前方积水会更深,如行驶在道路的下穿道时,则千万不能冒险前行,要及时停车或倒车回去,甚至弃车逃生。如果非得在水中行驶,要稳住油门、一气呵成通过水面,尽量避免中途换挡或者急转弯;如果前面有车涉水,最好不要跟随其后,以防止因前车故障停车,被迫在水中进退两难。 车入水熄火 或从后门逃脱 暴雨中驾车及遇险后如何自救?泉州市消防支队洪警官介绍说,当积水没过发动机舱后,会导致车辆电路短路,车窗、天窗均无法打开,而且水位过高会导致车内外巨大的压力差,车门从内很难打开。 “如果车辆进入深的积水区,并且熄火,水位还在上涨,这时千万不要待在车里等待,要第一时间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及时逃生。”洪警官表示,如果水深,车内人员一旦发现车门由于外部水压大难以打开后,要赶紧打开中控锁,便于他人从外部救援,或检查后门是否可以打开。同时要保持冷静,利用身边现有逃生工具逃脱。 车辆落水中 逃生一定要冷静 车辆落入水时,司机要冷静,速度要快,最好在刚落水时逃生。 据了解,汽车有一定的闭水性能,一旦汽车被水淹,司机应马上打开电子中控锁,以防车门电路失灵。如果是刚刚进水的话,一定要及时打开车窗,全力打开车门逃生。如果错过逃生的“第一时间”,也不要惊慌失措。车厢进水后,因为发动机前置的原因,车辆会出现车头向下、车尾向上翘起的情况,整个注水过程一般需半小时。在逐渐下沉过程中,车身缝隙会不断进水,到内外压力相等时,车厢内水位才不再上升。当水位不再上升时,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打开车门或车窗逃出。专家提醒:当车厢内充满水后,一般人很难保持冷静,因此要把握“第一时间”逃生,不要坐等最后机会。2楼继续,请阅读!RE: 车辆坠河,涉水,自救(泰兴生活网编辑提请广大驾驶员阅读)
安全专家和网友支招 当事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苏报讯(首席记者 周倜)在前两天园区独墅湖高教区公交车驶入河道的事故中,车上7名乘客和司机均无大碍。这一结果,除了朱德均和汪辉两位英雄见义勇为不畏寒冷跳入河中救人,以及附近保安等及时救援外,也与公交司机、乘客冷静自救有关。 记者在事故现场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个细节:一名男乘客取下车里的安全锤,敲破车窗玻璃后钻出。据了解,公交车司机也是通过这一办法,率先逃出车厢后开始救人,为营救成功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市交巡警支队有关人士介绍,虽然事故中大部分乘客是从天窗被救出的,但这名男乘客和公交车司机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自救方式。碰上类似事故,找到车厢里的安全锤是安全逃生的第一步。 对于私家轿车,专家建议,在副驾驶位置前的储物箱里备好一把小榔头和一把小剪刀。事故中可能碰上安全带无法解开的情况,这时小剪刀就可以派上用场,再用小榔头敲碎玻璃从车窗逃生。安全专家还提醒,汽车前后风挡玻璃多为硬度很大的钢化玻璃,用榔头敲可能只产生裂缝而不碎裂,所以要敲击侧面的车窗玻璃。 如果轿车里没有安全锤或榔头,也可以就地取材。轿车内的座位有头枕,头枕里有钢管插在座位靠背里,出事后可以把头枕拔出来,用钢管敲碎车窗。如果车内有穿高跟鞋的女乘客,可以用高跟鞋的鞋跟敲碎车窗玻璃。 汽车坠河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想打开车门。但这时车外压力远远大于车内,加上车门里的中控装置电路可能受潮失灵,打开车门难度极大。假如车内没有任何可以敲碎玻璃的硬物,车内乘客可以把车窗打开一条缝,干脆让水流进车内。等车内快注满水,车内外压力接近时,车门就会比较容易打开。 某些高档进口轿车密封性能较好,冬季汽车坠河后,水可能短时间内进不来。专家介绍,乘客这时不能坐在车里干等救援,也要砸破车窗逃生,因为车内空间密闭,时间一长可能窒息。 采取这些措施都需要当事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冷静处理意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全驾驶,不要出事故”,安全专家说。 相 关 链 接 网友版汽车坠河自救攻略 苏州公交车坠河事故引发不少我市和外地网友的关注。在一些汽车论坛上,不少网友提供了一些冬季汽车坠河时可以采用的自救措施,记者搜索了几条: 1、夜晚汽车坠河时,车子可能翻车后倒扣在水里,困在车内的乘客无法辨清上下。在水还没淹满车厢时,乘客可以在嘴里积聚口水让口水流出嘴巴,以此来判断车子是否翻车和自己应选择的逃生方向。 2、冬天坠河时要先脱衣服,但防风服和羽绒服不能脱。这两种衣服进水较慢,有一定浮力,有助于逃生。浮出水面后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 3、如果河道较深,汽车已经沉下去,乘客在钻出汽车前要深吸一口气,游出水面时则要缓缓吐气。因为水下每10米为一个大气压,上升时如不缓缓吐气,肺部可能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受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