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黄桥游(1)
首篇:
今天才想到写这么一篇文章,不知道是否是心血来潮。记得最清楚的是在黄桥镇走了整整一天,累得第二天蛋疼。呵呵。黄桥是一个既充满古老的气息又凝聚现代繁华的一座城市,这里,想把所看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本篇游记的照片大约有五百多张,这里展现的大约有一百张,均为游记所拍,只为展现一座城市的风采。
黄桥,地处长江北岸,是苏中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镇之一,也是在建的苏中地区小城市之一。在古代黄桥叫黑松林,又叫永丰里,全镇辖区面积175.01平方公里,总人口192247人,其中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近10万人。黄桥历史上素有“北分淮倭,南接江潮”的水上枢纽之称,334省道、如黄线、姜八线在镇区内交叉穿越,宁靖盐和宁通两条高速公路从黄桥擦境而过,新(沂)长(兴)铁路在黄桥设有客货编组站。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一篇:英雄纪念碑首先下了车,你会看到新四军的纪念塔。为纪念黄桥战役的胜利,缅怀战役中牺牲的900多位新四军烈士,对广大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艰苦奋斗,省政府决定,于1989年10月建成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纪念塔坐落在姜八公路和如泰公路交会处的黄桥镇东门广场中央,塔高23?8米。造型是两面飘扬的红旗,相拥相吻,象征八路军、新四军胜利会师和“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动人场景,对应陈毅“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的诗句。塔基为八角形,寓意八路军为抗日救亡、拯救中华的磐石。四周台阶为4层,步步登高,寓意新四军造福人民康乐幸福的阶梯。八与四的构思,又象征着新四军与八路军胜利会师。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二篇:黄桥公园黄桥公园始建于1952年,位于泰兴市黄桥镇东进中路与致富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67公顷。四面环水,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小城镇中心的一个优雅的休闲、娱乐、健身之处。
公园拥有粟裕骨灰安放处,辛亥革命时期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陆军中将朱履先墓碑,顾孝子碑亭,曲桥,儿童乐园,3000平方米的彩色广场等景点,并开设了照相馆、电脑房、健身房、老年活动室、风味小吃等休闲、娱乐、健身设施。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三篇:寺庙黄桥的寺庙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一个一个,古镇黄桥历史上佛教道教比较盛行,号称三步一寺,五步一庙。佛庙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定慧寺,规模最大的是福慧寺,道家的药王庙,城隍庙亦给人们留下过较深印象。
定慧寺位于黄桥西门又称西寺庙,相传南宋岳飞的部将牛皋驻扎黄桥时曾在定慧寺立有一根旗杆。据传始立时有两人合抱粗,岁月流逝,风吹雨打,至解放后还有手臂粗,镇政府派留学过日本的王彻成先生收好送泰兴公园收藏。
解放前,国民党三十七师师长孙瑞伍经过定慧寺跌了一跤,听说此处曾是牛皋驻地,感触颇多,就在此处造一伯远亭,伯远是牛皋将军的字号,以示纪念。
殿右首是地藏殿,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生日,四乡八镇善男信女皆拥进定慧寺烧香,庙僧举行盛大地藏法会,并走出庙门四处放斋孤焰口,超度孤魂野鬼。
定慧寺山门两边是四大金刚,正中是一尊关公像,左手执书,右手捋胡须,史称“闷想荆州”,此像为一名家所塑,神情并茂。浴佛节泥菩萨洗澡是定慧寺的物色,每年四月初八,定慧寺请人抬出两尊泥菩萨,鸣罗开道,鼓乐齐秦,执旗打伞,与平日出会相似,沿街商家纷纷设供,祭拜过后,放鞭炮,赠香仪。几条街走遍后,至西门桥码头,洗去菩萨身上所塑泥土,露出白果树木胎,送至南坝桥口的大白果树上待明年再用。
福慧寺始建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是黄桥历史上最大的庙宇,相传以前的福慧寺的山门远距现在的山门,在街南里把路远的关帝庙处,后因黄桥街市兴旺扩展,南北大街穿寺而过,山门移至现在的方位。
文革前的福慧寺面临东大街,山门左首是观音殿右首是兜天宫,进山门天王殿内奉供着弥勒笑佛,佛龛两边的对联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佛背面是十分威严的韦驮,两边的四大金刚,风调雨顺,全神贯注各司其责。
再一进是罗汉堂,别的庙宇十八罗汉分坐或立于佛祖如来大雄宝殿两侧,福慧寺大雄宝殿两侧是二十四天尊,这也许是福慧寺历史上曾被改作道院,归还佛门时人们保留下道家的精美塑像,重造罗汉堂供奉十八罗汉,因为不在佛祖面前,罗汉闪略显随便或卧或立,或痴或嗔,形态各异。
大雄宝殿内的一人一手高的石壇上,端坐的一丈六尺高的如来,药师、弥勒。三尊佛慈眉善目,号称泰兴境内最大,佛顶大鹏金翅鸟双翅张扬,是诸佛“身”之化现。佛祖背后赤脚观音手持净瓶脚踏鳌鱼,顶天立地,观音菩萨两侧的对联为“问大师为何背向叹世不人早回头。”劝世意图炯然。福慧寺大雄宝殿雄伟壮丽,曾是黄桥人的骄傲。大雄宝殿后首是藏经土楼,相传旧时造大殿没有脚手架,采取填土坛高的办法,大殿造成后,土移殿后,形成台基,上造藏经楼又名土楼,这藏经楼内曾藏有一部珍贵的贝叶经,可惜去向不明。
罗汉堂,大雄宝殿,土楼两侧厢房是地藏殿,方丈室,僧寮等,寺院毁前占地面积三十多亩。寺土楼后还曾有火帝庙,供奉保一方火烛安全之神灵。历史上的福慧寺最有名的是弥陀签,每天天不亮就有人在山门口排队等候抽签。弥陀佛前终日香烟缭绕,人声鼎沸。
每年腊月初八,黄桥各大小寺庵施放腊八粥,四众弟子可随意享用,庙里还要派专人将腊八粥,送到常来庙里施舍的居士、香客家里,沿习成俗。
福慧寺总管黄桥及周围的寺院,僧人平时多聚于福慧寺内,派老弱僧人看管小庙,庙会时视情况调集僧人助阵。力争庙会力得有声有色。
南坝桥下大圣庙,供奉大势至菩萨,相传此处河道水急形成旋涡,经常翻沉船只淹死船民,大家集资造南坝桥,桥初建落成,有个身背十三级小宝塔的和尚,问造桥的主作师付这桥经不经得住他走。主作师付讲能,没想到和尚才跨上桥一步,桥就剧烈晃动,主作师付赶紧跳下桥,用手托住桥梁,使和尚能顺利过桥。过去人们乘船从南坝桥下行,不经意间常看到桥梁上有一个大手掌印。人们猜测,这位身背十三级宝塔的和尚,不是等闲之辈,一定是哪位菩萨与此处有缘,人们在南坝桥下造有三间屋的大圣庙。供奉大势至菩萨求保佑一方平安,后人又在大庙边造一水站凉亭,出事的船只少了,南坝桥成了黄桥人夏日的纳凉好去处。每逢天旱请禅师菩萨施雨,此庙的大势至菩萨也被请至城隍庙,与禅师、观音、龙王爷、城隍爷、鹛鴃、水东嶽一道为黄桥施雨抗旱出力。
一:度芸禅寺景
二:福慧寺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四篇:泰兴黄桥革命历史纪念地 泰兴黄桥革命历史纪念地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它包括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粟裕部分骨灰安放处等。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位于黄桥镇米巷10号丁家花园内,于1979年筹建,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第一次扩建, 2005年初再次整建,改建后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占地面积4820平方米,是建馆最早的新四军纪念馆,纪念馆系近代园林建筑,现馆藏三级以上历史文物4000余件,历史照片2500多幅,新四军老战士及省部级以上干部字画、题词300多幅,并设有电子触摸屏、电动图、声光电模型科技产品,又陈列了与现场场景相适应的人物蜡像。纪念馆对新四军黄桥战役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展示。1980年被列为江苏省单位、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原为严复兴楼,系清代民居建筑。 1940年10月粟裕、陶勇在这里指挥所属将士坚守黄桥,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七次冲锋,为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粟裕部分骨灰安放处: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粟裕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生前就希望身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战斗过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黄桥战役是他和陈毅将军一起创造的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因此逝世后,在中央军委的直接安排下,由他的夫人楚青同志亲自护送部分骨灰来到黄桥,撒於此处,并立墓碑以纪念。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五篇:黄桥古址上面讲到了,黄桥是一座古老的城镇,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这里还忘记了提起著名的黄桥烧饼。黄桥烧饼是古老的传统食品,是祖上留给黄桥人的瑰宝。黄桥宾馆继承和发扬了老祖宗的传统,使用了传统的工艺和精选的原材料,生产出的烧饼深得各界人士的喜爱。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下面,也会给大家展示一下黄桥古镇的风景,美丽的古彭广场,
以及黄桥烧饼的风采。
RE: 江苏泰兴黄桥游(1)
第六篇:尾声 结尾也不多说,只是感觉有空的时候还想到处转一转,看看中国城市的风采,不枉来这世上一遭。祝大家每天开心。希望每个人也到自己想到的地方看看,抽点时间,让自己放松下心情,远离热闹的城市,体会自然的清净。咦,你不要讲,照片里的黄桥还就有了点看头,楼主辛苦啦! ;P不错赞一个 {:soso_e179:} 没想到老家黄桥这边也这么有看头,楼主不写出来都没有一点感觉,下次回去的好好看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