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09|回复: 0
    收起左侧

    这些年身边的那些劳模:平凡的人给我们最多感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21 17:38
  • 签到天数: 12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4-30 14: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五一”将至,这是一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提起劳动者,人们自然会想到劳模。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知识型、创新型、智慧型”,几十年来劳模的结构在变、形象在变、工作方式在变,但不变的是他们执着于事业、不断超越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六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的记忆从黑白换到彩色,而劳模胸前的大红花始终鲜艳。
      
      劳模影响几代人
      
      革命战争年代的劳模
      

      边区英模——赵占魁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具厂化铁工人,是在生产竞赛中涌现出来的著名劳动英雄。他当过长工,铁匠,饱受旧社会的折磨,1938年到延安参加抗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生产和工作中积极负责,埋头苦干,大公无私,有强烈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是劳动英雄,技术能手,节约模范,又是团结和学习的标兵,朱德称赞他是用革命者态度对待工作的“新式劳动者”。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吴运铎早年曾在安源煤矿当矿工。全国抗战爆发后,不远千里,奔向皖南云岭。他心系兵工,为人民兵工事业无私奉献。在淮南根据地时因陋就简,带领职工自制土设备,扩大了枪弹生产。还主持设计研制成功枪榴筒,参与设计制造37毫米平射炮以及定时、踏火等各种地雷,为提高部队火力做出了贡献。在生产与研制武器弹药中多次负伤,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腿致残,经过20余次手术,身上还留有几十处弹片没有取出,仍以顽强毅力战胜伤残,坚持战斗在生产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的劳模
      

    “两弹”元勋——邓稼先
      
      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一生追逐光芒的人——蒋筑英
      
      蒋筑英是我国光学界的优秀人才,他在科研中勇于探索,刻苦钻研,任劳任怨,在光学机械检测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1965年,他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光学检测实验室。以后又设计了中国第一台电子分色机的分色特性和镀膜要求,先后解决了国产镜头研制工作中的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1982年6月,蒋筑英到外地工作期间,由于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年仅44岁。
      
      新时期的劳模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在他的领衔研究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遥遥领先。
      

      雷锋传人——郭明义
      
      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郭明义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身边的劳模
      

      鲁素珍:守在500多名孤残人员身边
      
      鲁素珍是一个孤儿,在社会的关爱中长大,从小就立志为孤残人服务。她扎根武汉市第二福利院30余年,一直从事痴呆、弱智等残疾人及瘫痪老人的临床护理工作。不论寒来暑往,她从来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义务加班1800多个工作日。
      

      罗忠秀:单腿独臂女教师山村育人
      
      只有一只手一条腿的女人孤身苦守一所学校。几十年来,她共启蒙教了400名学生,其中有12名考上了大学。累计书写教案410本,近420万字;家访600多人次,行走路程2.4万多公里;背教材、煤、土、石头170吨;自制各类教具、模型、小制作1400多件……
      
      李影:在最不干净的地方做最干净的事
      
      她不嫌活脏,不怕事小,在最不起眼的岗位上勤勤恳恳,阐释着“劳动光荣”的理念,用全心全意的服务装点着人们的生活。她就是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公厕班班长李影。
      
      彭立新:永不停步的送电工
      
      做了27年送电工,彭立新总说,送电人苦,却苦得壮烈,他们是平凡的,而伟大的是这份选择。
      
      80后劳模不断涌现
      
      近两年来,80后劳模的不断涌现,让大家体会到,劳动模范就在身边,劳模精神在时代中接力传承。
      
      一家三代劳动模范
      
      祖父是劳动模范,父亲是劳动模范,自己也是两届劳动模范的新开河水厂维修部部长李树泉,不仅继承了祖父辈的劳模精神,如今又把劳模精神传带给徒弟们。他带出的徒弟一些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一些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中国梦 劳动美
      
    rBUyL1Ngk37GGl2oAAFvYBdL2pA223.jpg

      4月28日拍摄的大会会场。当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共有305个先进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1218名先进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1个先进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用勤劳汗水浇灌梦想之花
      
      劳动创造的伟大意义和永恒魅力,在于让世界美好、令梦想成真。讴歌劳动,鼓励创造,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进步的历史基因。
      
      不变的传承——看新时代的劳模精神
      
      从“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到“雷锋传人”郭明义,对于许多人来说,劳模似乎就像“老黄牛”那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但并不意味着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就过时了。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都是靠这样的精神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让劳模精神薪火相传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一代又一代劳模走上历史舞台,走进人们心中,他们的事迹激励了几代人,劳模精神薪火相传。发扬一代又一代劳模“传帮带”的优良作风,传播勤劳苦干、锐意创新的正能量,必然能引领更多的人走上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间万事出艰辛”,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强大的精神激励,都需要付出不懈的艰苦努力。实现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来源:新华网)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