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长沙哪儿最好玩,想必99%的人都会脱口而出橘子洲和世界之窗!其实长沙及周边好玩的地方多得是。请跟随小鱼的图文一起玩转长沙吧!
铜官古镇-“千年陶都”梦回大唐 初识铜官古镇是因为无意间看到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据说这首诗为唐代铜官窑的陶工创作的。这首题在铜官窑瓷器上的唐诗,究竟蕴含着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呢? 铜官窑,果真那么神奇么?带着诸多想象,慕名来到了铜官古镇。
铜官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境的湘江东岸,自唐代起,铜官又称陶都,以陶瓷闻名于世。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铜官镇便出现了大型的窑场,即现在仍保存完整的“长沙铜官窑”。这里是世界陶瓷釉下多彩发源地,被誉为陶瓷史上的里程碑,其产品在当时畅销29个国家和地区。
始建于唐代的铜官镇,曾见过铜官窑彩瓷的无限风光,并作为湘江边重要的交易场所,接待了天南地北的陶瓷商人。铜官古街位于铜官古镇南端,南北走向,在唐代就已形成。街上房屋铺面多系砖木结构,街面为麻石铺垫。
来铜官镇,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可不去。座落在公园内的谭家坡1号龙窑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龙窑遗址,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釉下多彩瓷器。窑址正南北向,根据山坡的自然坡度而起伏,这里有与窑址制瓷活动有关的遗迹28处,有挖泥洞、淘洗池、釉缸等。走在龙窑遗址旁,伸手可触碰到仿制的残缺窑壁。
在谭家坡遗迹馆内,有唐代龙窑的复原沙盘。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3D影像观看唐代龙窑从取泥、拉胚、上釉到烧造等瓷器生产全过程。
在谭家坡遗迹馆旁,“梦回大唐”百米瓷板文化长廊以版画方式再现长沙铜官窑的瓷器生产过程、窑工生活场景和交易贸易等场景。在遗址公园后还有个陶瓷体验馆,想要重回孩时玩泥巴的乐趣,尝试自己动手拉胚、施釉、绘画、题诗等制作陶瓷的过程,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工艺品是多么赏心悦目的事儿呀!
岳麓山-避暑绝佳好去处 给外地的朋友们介绍长沙时,我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以来长沙,可以不购物,可以无笙歌,但一定要去岳麓山,安安静静地过一日神仙般的生活。春天来看花,夏天来避暑,秋天观枫叶,冬天赏雪景。
这次来岳麓山正是夏日的傍晚,骤雨初歇。与朋友一同在麓山寺喝茶。窗外是繁茂的森林,游步道上有着悠闲登山的人们。突然间,脑海里冒出一句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的意境,大概就是如此吧!
岳麓山的山脚,在树影交错摇曳之间,有一片白墙黑瓦的建筑物若隐若现。绿林掩映下的红漆回廊、灰白色马头墙依旧让人动容。千年的风吹雨打、更迭变换,纵然不见了史书中的辉煌气派,但还能感受到那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气定神闲与从容不迫。这儿就是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
沿着游步道向上,就来了与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爱晚亭名字取自杜牧《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爱晚亭在建筑上非常考究,丹柱碧瓦、白玉护栏、彩绘藻井,处处透露着百年名亭的古朴之美:重檐四壁,檐角飞翘,端庄稳重,又不失活泼飘逸之感。
不过要想真正领略爱晚亭的大美,读懂她的情怀,还真得有足够的耐心,深秋无疑是她的专属表演舞台。届时,包括爱晚亭在内的整个清风峡,丹枫如火、如焰、如霞,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就是其真实写照。
夏天的岳麓山,比长沙的温度要低五度以上,凉爽宜人。特别是晚上,还可以看星星,拍星轨,可惬意啦!
太平街-回味老城长沙的沧桑 寻觅老长沙的味道,不得不到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太平街来瞧一瞧。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太平街一直是长沙繁华商业文化的体现,这条承载长沙千年历史的古街已成为长沙古城形象的精妙展示。
悠悠两千年历史的长沙,经受战乱与变迁,而太平街,却保留它千年不变的情怀。自古以来,太平街就是长沙最繁华之地,“太平”也有为商家讨个吉利之意。小青瓦、坡屋顶、白瓦脊、封火墙,浓厚古朴风韵的清末民初传统建筑,悠然自得纳凉的人们……旧时光,老物件,将那斑驳古老的时光一点点拼凑;在青瓦白墙间。寻找老长沙的影子,让我们一起回味老城长沙的沧桑。
火宫殿-吃货们的天堂 说起长沙,绕不开的便是火宫殿。不同于岳麓书院在湖湘文人中的盛名,火宫殿的风味小吃享誉三湘,在吃货中地位极高。在火宫殿可以吃到各种长沙和湖南小吃,比如长沙臭豆腐、正宗红烧肉、糍粑等等。
在火宫殿的名小吃中,糖油粑粑格外让人惊艳。与街上到处可见的糖油粑粑不同,火宫殿的糖油粑粑没有外面那层壳,而且在灯光下圆润油亮,吃起来软糯扎实甜而不腻。原来,这是因为火宫殿内的糖油粑粑并非油炸而是糖油融化后放里面煮出来的,不可谓不用心。
而红烧肉更是将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当然,最有特色要属臭豆腐了。据传,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经常与同学一道来火宫殿吃臭豆腐。1958年,当毛主席再来火宫殿,边尝边说:“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句话令火宫殿“臭”名远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