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36|回复: 0
收起左侧

欧阳夏丹也曾是北漂 从央视临时工到“国脸”奋斗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4-20 21:23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9-12 15: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rBUyIVIxZyCNC9taAAEVLu-2o-s522.jpg
      “个头不算太高,但已够标准;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不差;声音不算响亮,但蛮有磁性;性格不够完美,但始终乐观开朗……”夏丹曾这样评价自己。火热与端庄,两种原本矛盾的气质却在夏丹身上得以共存。

      2003年8月进入央视,10月开始主持早间节目《第一时间》,正是通过这个节目,让全国观众记住了欧阳夏丹。进台不到三年,夏丹便获得了2005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2011年入主《新闻联播》,成为新一代“国脸”。乍一看,欧阳夏丹是如此的幸运,其实,这位如“夏日丹阳”般的富有热情和朝气的女孩,年少时就失去父亲,毕业时曾问路无门,初到北京时也有种种不适……

      最喜欢被赞像“北方女孩”

      自小有着爽朗性格的欧阳夏丹很高兴别人说她像“北方女孩”,但是出生在广西的她是个如假包换的南方女子。

      看欧阳夏丹光知道学习,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班主任罗宗昌就鼓励她参加班里的演讲比赛,还耐心地陪她一遍遍地练习。结果,她在全市获得了演讲比赛第一名。这第一次成功给了她巨大震撼:原来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么大的潜力!从此,欧阳夏丹一发而不可收,初一到初三,连续三年获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



      高中学习紧张而充实,欧阳夏丹还参加了学校排的话剧《项链》,并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因为角色年龄跨越大、剧情比较深,在很年轻的岁月里,要解读主人公以项链或喜或忧的一生,很难。但我和其他演员都很认真。听老师给我们说戏。后来参加了中南地区城市话剧大赛,获第一名。后来,我的母校高中还搞颁奖典礼,我获得‘最佳女主角’嘉奖。短暂的舞台经验,也成为我此后接近主持人理想的铺路石。” 这次成功让欧阳夏丹更加自信,也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倾向。所以,她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并在几千人中脱颖而出。

      高考前夕父亲病逝

      欧阳夏丹一上初中,爸爸就开始生病住院,还要做化疗,家里的经济条件也明显缩水。这让调皮爱玩的欧阳夏丹突然清醒了,“好像一下子懂事儿了”,从初一开始,成绩就突飞猛进。

      欧阳夏丹十六岁时,父亲因为患肝癌去世,“离开了妈妈、姐姐和我。我当时正要面临高考,那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卡。父亲离开我们后,生活变得艰难。我从我妈妈身上学到很多,那时我妈妈,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家里的一切事情都由她来做,一手把姐姐和我拉扯大。从妈妈的身上我也汲取许多坚强、坚韧的元素。”

      一举考上中国传媒大学

      学生时代,欧阳夏丹的职业理想是当主持人和老师,“记得高二时,我将自己在校广播站的日常播报录了一盘盒带,寄到北京广播学院。等了许久,也没消息。当时,心情还比较失落。但却等来了1995年北广在广西桂林招生的机会,我报名参加了考试。”

      1995年,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夏丹过五关斩六将,成为当年广西考区唯一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的人。眼看着要离家北上了,18岁的夏丹没有女孩子的缜密心思,瞅见身边同样异乡求学的男孩子们都哭哭啼啼地抹起了眼泪,她就跑过去安慰人家:“这有什么呀,别哭了啊……”



      最初的观众是 “白杨”和“核桃树”

      欧阳夏丹后来回忆说:“大学练声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刚入校,也图个新鲜,每天起得特别早,当时操场上有很多大树,大家都有感觉应该冲着树练,因此,仅有的那几棵核桃树总是被抢来抢去。坚持了两年,从大三就开始偷懒。但我们最初的观众就是校园里的白杨和核桃树。”

      声音的塑造非常重要,这是基本功。这在现在的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大型直播报道中,最能体现主持人基本功的扎实与否!

      经常被调侃下“毒手”

      大学的时候,欧阳夏丹喜欢打排球。“我吊球比较好,比如找空挡、运球呀。排球阵势中,我是副攻,属于球队里的核心角色。我不是叫欧阳夏丹吗?因此,每次我要起跳的时候,班里男同学啦啦队就说欧阳又要”下毒手“了,呵呵。记得还有”月光杯“足球比赛,让我踢前锋,一开始我连前锋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我当时问了一个很弱智的问题:”踢前锋是干嘛的?“呵呵。那场足球初赛的时候,我还真进了一个球。后来决赛的时候得到一个点球的机会,结果踢歪了。我们班男生就劝我,一般著名的球星,都会踢歪。我在球类运动方面特别有天赋,也有悟性。但我要去游泳,大家就说你是去戏水吧?”

      毕业面临两个选择

      大学生活一帆风顺,四年下来,毕业时总分排名第一的夏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回家乡电视台,要么保研。为了发展,她同意和学校签订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协议,但就在笔下落的瞬间,命运之神忽然摆下了另一副棋盘,上海电视台在挑毕业样带时看上了夏丹,并有意招贤。用夏丹自己的话说,那时的情况很戏剧,她一边心中斗争着是否和学校悔约,一边对上海电视台的动向默默观望。此时,上海电视台正因为是否录用夏丹的问题而激烈争执着,一方看中夏丹的综合素质执意要采用,一方却因外貌并非特别出众而想放弃……“后来他们还是要了我,并向学校交了悔约金。”夏丹说她特别幸运,也因幸运总是心怀感激。



      在上海的幸福生活

      在上海,凭借亲和、不做作的主持风格,夏丹迅速得到观众的喜爱。“小百灵”、“新生代主持人”,这几乎成了当年夏丹名字的代名词。夏丹在上海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在第四个年头,一次选择打破了原有的恬淡。

      2003年,央视二套经济频道在全国各频道“海选”主持人。二套节目组负责人每天从早到晚开着电视机,充当星探。又是欧阳夏丹,这个笑似飞花的女子,再次让人眼前一亮,试镜之后成为入选者中的首选。

      自讨苦吃,北上央视成“北漂”

      2003年,已是当家花旦的夏丹从上海台辞职,到中央电视台主持一档全新的早间节目。“当时我在上海干得不错,过得也很开心。”正因如此,夏丹为是否辞职矛盾了两个多月。爱才的上海台领导动之以情、许以高薪。“对到央视,我也有顾虑。在上海,我做的是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晚间节目,生活也比较规律。但做早间节目就不一样了,看的人少,而且对个人生活影响极大。”夏丹说得实在。

      犹豫中,一通电话帮夏丹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我打电话给大学班主任。他说,如果你想要安逸的生活,那就留在上海;如果你想挑战自己,想看看自己有多少未知的潜力,那就去北京。”几天后,骨子里喜欢接受挑战的夏丹交出了辞职报告。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我把它奉献给《第一时间》”

      在上海台,夏丹是正式员工,收入稳定,还买了房子。而在央视,她只是一个连进门卡都没有的“临时人员”。初到北京,夏丹住在一套40平米、没有暖气的老式居民房,“而且北京很干燥,我总需要开加湿器;家里的菜是酸辣风格的,但在北京,我一吃辣就咳嗽。”更大的考验来自工作,北京的工作强度比上海高很多,而且最初夏丹很不适应搭档马斌的节奏,“我们在一起碰稿子的时间又少,难免有些小尴尬。”因为压力过大,最初的几个月里,夏丹的身体频出问题,她经常要到医院打吊针。

      做早间节目的她必须接受一份“非正常时间表”:凌晨五点起床,五点半到单位,七点到九点直播,九点下班,回家吃过午饭后开始补觉,两点起来通过锻炼恢复体力,晚上八九点钟准备入睡。夏丹爱运动,大学时是一个不错的排球副攻手,但到了央视,下午才有时间的她根本找不到球伴;晚上朋友们在外聚会,她却只能在家酝酿睡意……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圈,我把它奉献给《第一时间》……”这是欧阳夏丹的一句“名言”,乍一听,虽篡改了诗人顾城的成名诗句,却实实在在地把她当年的工作状态描述得惟妙惟肖。早上9点多,太阳已光芒万丈地挂了起来,人们大都刚刚开始工作,此时的欧阳夏丹已经顺利完成了当日的《第一时间》播报。



      回忆直播“9·11”经历

      《第一时间》是每天清晨的直播节目,说它是新闻播报有点严肃,说它是新闻漫谈又有点随意,它介于二者之间,轻松却不乏正式地把头一天的大事小情说出来。都说直播有难度,那夏丹“说”新闻时的挥洒自如是如何练成的?她透露了当年做晚间节目时遭遇“9·11”的经历,“那天,所有当日的新闻全部换掉,直接拉来‘9·11’的卫星画面,直播就是这样,得随时准备临场发挥,我那期节目做下来可谓连滚带爬,但收获颇多……”

      俗语说“有得必有失”,一日复一日的披星戴月,让夏丹总是阔个大灰脸,天天上妆就像刷墙似的,要一层层地往脸上盖颜色。但无论每天如何的两点一线,如何的早出晚归,她对这个节目就是打心眼儿里喜欢,没办法。有人说现在的女子大都矫情,夏丹却是绝对的率性自然,喜欢就坚持着,坚持了就别提苦,天马行空的幻想谁都有,幻想完了脚还要踏在实地上……



      “获奖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

      作为进台不到三年的新面孔,夏丹在2006年获选2005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这是早间新闻档栏目的一个奇迹,也是她自己成全了这个奇迹。

      接到组里同事的祝贺短信,夏丹的第一感觉是:“我以为他开玩笑,然后我给他回你确定你没有发错人吗,他说确定确定,你就等着请客吧。后来回来上网看到才知道是真的。第一反应不相信是真的,因为毕竟来台工作三年是一个新人,给我这么大一个奖项,这样的肯定对我来说是一个惊喜。”

      同时,她还谦虚的认为:“这应该归功于《第一时间》栏目,三年来大家都一直在坚持,在执着,相对其他时段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岗位,整个工作组颠倒黑白一路走来”。



      对于成功,夏丹说:“成功的背后是有付出的。就像自己喜欢的歌手李宗盛歌中所唱: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央视新闻频道大调整欧阳夏丹加盟

      2009年7月,央视新闻频道进行大规模调整,在一些节目进行调整的同时,也有人员上的变动。欧阳夏丹被调至新闻频道。

      当时央视新闻频道调整,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新闻性”,扩充直播新闻的时段,每天上午的“大直播时段”实现了打通整个上午时段,全部用来直播新闻。

      8月3日开始夏丹主持央视新闻频道每天傍晚18:00~19:00的《共同关注》。网友对欧阳夏丹的亮相普遍看好,认为她颇具亲和力的形象会为央视新闻频道增添一股新鲜气息,“把《第一时间》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和新闻播报端庄矜持的主持状态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看着听着都非常舒服。”



      欧阳夏丹穿牛仔装主持

      牛仔装出镜引关注观众难以置信

      欧阳夏丹有次在主持《共同关注》的时候身着时尚小牛仔服,一改往日严肃的西服革履,观众难以置信,中规中矩的央视也会允许主持人在节目中如此“开放”。

      欧阳夏丹的牛仔装也让网友大呼“亲切”。有网友说,“我震惊了!央视的新闻女主持人竟然穿着牛仔夹克淡定地主持节目……我眼花了?!央视什么时候这么开放了?”甚至有网友呼吁“《新闻联播》也来个呗”。

      但早在2010年,央视就已经放宽了主持人出镜时装束的规定。

      首次亮相《新闻联播》或认可

      “国脸”——《新闻联播》主持人被冠以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从以赵忠祥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新闻联播》主持人开始,“庄重严肃”这一关键词就被奠定。

      而自第二代主持人邢质斌、罗京、李瑞英、李修平、张宏民、王宁,到第三代李梓萌、康辉、海霞和郭志坚,《新闻联播》每一次更换“面孔”,都会引起全国的广泛关注。

      2011年8月,央视举行了全台节目、主持人的竞聘,《新闻联播》栏目也是参与节目之一。欧阳夏丹和郎永淳在测评中表现突出,因此竞聘成功。

      2011年9月25日晚播出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迎来两名新主播,郎永淳 、欧阳夏丹亮相,成为新“国脸”。欧阳夏丹依然是标志性短发,白色西服上衣,形象清新、干练。郎永淳则身穿黑色西服,台风沉稳。两人在《新闻联播》的第一次主播工作流畅成功,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

      自曝:第一次主持《新闻联播》吓一身冷汗

      回忆第一天坐上《新闻联播》主播台,欧阳夏丹坦言很紧张,脚一直在抖,只能和郎永淳互相打气。“过去《新闻联播》有新面孔,都是一个老的带一个新的,但那次是我们两个新人直接上,所以压力特别大。我记得很清楚,当天除了我们首次上阵以外,《新闻联播》的一些包装也进行改版,所以台里破天荒让我们9点半就去实战排练,然后开了一下午的总结会。19点开播,18点时稿子全都重新换过,开播前一分钟,头条稿的导读找不到了,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我及时发现,最后有惊无险,那真是惊魂一刻”。

      压力究竟在哪里?欧阳夏丹表示,《新闻联播》和其他新闻节目很不同,“在《新闻直播室》,如果主播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发个小评论,但《新闻联播》太重要了,主持人不允许做任何一个字的改动。”为此,欧阳夏丹还为《新闻联播》做了总结,“字字千金、天天考试”。“每次听到片头曲,都会觉得有点紧张,我们每次播报都尽量把语速放慢,不容自己有任何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GMT+8, 2025-11-22 03:25 , Processed in 0.11337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