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63|回复: 0
收起左侧

为什么有的女性经期会拉肚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17 14:13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2-12-12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755B294B0497.jpg

          不少女性在月经期都曾遭遇腹泻,这是由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经期腹泻容易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长期拉肚子还不利于怀孕。专家提醒,预防经期腹泻最好不要熬夜,谢绝冷饮,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多吃应季蔬果和红枣、桂圆等补气血的食物。每晚泡脚也有助于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经期腹泻症状。

      女性经期拉肚子是气血不足

      据统计,大约有80%的女性都有过经期不适的经历,最常见的像肚子疼、头疼、腹泻、恶心等,由于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很多女性都习以为常,以为吃点 止疼药就过去了,殊不知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不好的习惯也许就是导致经期不适的罪魁祸首,所以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专家提醒,在月经期拉肚子 可不是小事,不要忽视这个问题,因为来月经就拉肚子,病因就是气血不足。

      当经期来临,有限的气血被调集起来,肠胃就越发地气血不足了,于是就出现了功能削弱,拉肚子也就不是意外中的事情了。气血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气血的使用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某个器官用的多了,其他的器官就会相应地节衣缩食,除非是在你气血充足的前提下,可以确保每个器官都有足够的气血支撑起 日常运作,甚至还有足够的备用气血,可以应对突发性或大支出的事件,比如来月经。

      女性经期腹泻的危害

      (1)腹泻会引起水电解只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

      (2)引起营养不良。

      (3)机体抵抗力下降。

      (4)长期出现经期拉肚子,会造成女性营养流失,不利于孕育条件的形成,久之容易导致不孕。

      六种日常方法解决经期拉肚子

      1、不要熬夜

      专家表示,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都有助于防治月经期拉肚子。因此,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注意早睡,保证睡眠质量。

      2、谢绝冷饮

      众所周知,女人经期不宜受凉,要拒绝冷饮,控制寒性食物的摄入。专家表示,冷饮会刺激肠胃,另外,月经期腹部易受凉,如果再喝冷饮,属于雪上加霜。所以夏天喜欢吃雪糕喝冷饮的美眉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了。

      3、多摄入粗纤维的食物

      专家称,食物纤维可以软化分解大便,促进肠蠕动,能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糖尿病、肥胖、便秘等疾病。食物纤维主要存在于蔬果类、豆类、全谷类和菌类等食物中,多摄入纤维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防止经期易发生的腹泻、便秘等现象,能有效缓解经期的不适。

      4、吃应季的蔬果

      水果营养丰富,可补充各种营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吃当季水果,不要或者尽量少吃反季的水果。因为不是应季的食物,它的健康价值就会相应降低,并且很有可能是人工催熟。比如冬天,就不宜吃西瓜这样的水果。

      5、多吃红枣、桂圆等

      专家指出,女性经期缺血,需要补血,不妨适量吃一些红枣、桂圆等能够补血补气的食物,也可以多喝点红糖水。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到,红 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现,红枣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强、滋养全身细胞,是一种药效缓和的强壮剂。桂圆能够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或气血不足,体虚乏力;心脾血虚,失眠健忘,惊悸不安。

      6、每晚泡脚

      专家指导,人的脚上有很多穴位,每晚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驱寒。另外,泡脚后,还可进行足底按摩,更有助于脚部保暖,延缓衰老,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 收起 理由
    萧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GMT+8, 2025-11-19 13:35 , Processed in 0.11958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