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4-3-22 14:39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借手机打电话,借银行卡汇款,这些都是老骗术,但近期,很多骗子就用这些老骗术,骗倒了不少年轻人。
前不久,19岁的陈露在南大街附近遇到三个穿着时髦自称是香港人的女子,想借用她手机假装联系朋友打钱过来住酒店,然后以没有本地银行卡,借用陈露银行卡汇钱为由,骗取了陈露银行卡号和密码,后假装联系朋友打钱,并要求陈露查询卡内余额,陈露使用手机查询3次未果,对方提出内地酒店只能用内地银行卡才能抵押,要借用其2张建设银行卡去酒店作抵押住店,答应给予一定好处费,并承诺第二天9点半在百货大楼门口碰面后将银行卡归还,后事主离开不久收到了银行卡分七次取款信息,发现被骗,其信用卡共被人冒领诈骗取走人民币15028元。
无独有偶,上周,家住红梅的王先生与女朋友步行至东方大道路边,被开着奥迪A4男子拦下,对方自称叫“阿杰”,是香港人过来做生意,有批货被海关扣留,向王先生借手机打一下电话。王先生看看对方来头,也不像骗人的,就答应了。阿杰装模作样打了一通电话,表示朋友将汇来一笔钱用于处理海关事务,但自己身上没有银行卡,希望王先生能借张卡,并把王先生带到了天宁区飞龙东路一邮政储蓄所门口,让他下车看钱是否到账,王先生刚下车,阿杰就开车逃离,这时王先生才发现,自己的苹果手机已经被阿杰“顺”走了。
天宁公安分局汇总类似案件分析,认为骗子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主要凭借的就是“新包装”:开着豪车、穿着时髦、文质彬彬再说着港版普通话。骗子成了“有钱人”,有钱人还会骗钱?受害人的防范意识大幅降低。搭讪成功后,骗子往往还表现出“不差钱”,许诺帮忙后给予好处费,用“空头支票”进一步瓦解受害人的防范意识。此时骗子就能充分发挥了:掉包手机和银行卡、偷窥密码……。
警方提醒:市民尤其是学生,不要被“有钱人”的表象蒙蔽,贪图“小恩惠”,轻易将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能泄露密码。遇到陌生人求助“借手机”“借银行卡”,可以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既可以解决对方难题,又可以让骗子无所遁形。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