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29岁的何女士来到位于中山南路的徐州市公证处,立下一份特别的遗嘱,要将位于市中心一套价值300多万的房产赠给男友。 何女士并不是个例,这几年,公证遗嘱的群体中慢慢出现了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身影,不少人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且出手大方。记者了解到,办理公证遗嘱的总体人数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案例1 80、90后为爱立遗嘱 4月13日下午,1985年出生的何女士独自来到徐州市公证处,要求办理公证遗嘱,早先她已经做过详细咨询,这次把所有的资料都带了过来。 29岁的何女士尚未结婚,看上去娇小时尚,她的遗嘱中只涉及一项财产:一套位于市中心200多平米的住房,按市价估算,目前价值300余万。她要公证的内容是:在她去世之后,这套房产将归她的男友所有。 何女士向工作人员透露,她父母现在身体健康,有正常工资收入且有住房,她即将出国留学,和男友感情特别深厚,立下这份遗嘱,就是想向留在国内的男友证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工作人员担心何女士年轻,容易受骗上当,反复给她做工作。何女士一再声明这是成熟的考虑,并在遗嘱中声明自己此时“身体健康、头脑清醒”。 前两周,还有一名19岁的男子带着女朋友到公证处咨询。这名男子名下有父母赠予的股票和房产,想打听一下能不能做遗嘱公证,将这些财产都留给女朋友。 案例2 财产全部留给“老来伴” 去年年底,市公证处工作人员还接待过一对特殊的老人。 老大爷80多岁了,头发斑白,步履蹒跚,一个60来岁的妇人小心地搀扶着他坐在沙发上。工作人员端上两杯茶水,老大爷端起杯子时手一抖,水洒到了手上。老妇人立即拿出面巾擦拭,心疼地问:“烫着没有?” 工作人员见他们如此恩爱,都以为是原配夫妻。老大爷坦诚地说:“我十年前丧偶,后来经人介绍认识这个老伴,6年前结了婚。老伴是农村来的,特别淳朴,特别会照顾人。” 老大爷来办理遗嘱公正的目的,就是想把房产和其他财产留给这位60多岁的妻子,他和前妻所生的几个子女不得继承。 “孩子们都有工作、有家庭,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老伴,她没有房子、没有退休金,我百年之后子女也不会管她,房子和财产不留给她的话,她怎么生活?”老大爷握着老伴的手,真诚地说。 立遗嘱的时候,工作人员让老妇人回避,再次按常规询问老大爷立这份遗嘱有没有受到胁迫,而且保证为遗嘱内容保密,老大爷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案例3 为一套房四立遗嘱 按照法律规定,办理公证遗嘱后,立遗嘱人有权撤销或者更改。让公证处啼笑皆非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从前年到去年,她先后到公证处立了4份遗嘱,而最后一份遗嘱和第一份内容完全一样。 老太太姓郑,爱人早年去世,她有4个子女,自己名下有一套房产。郑老太希望把这套房产留给最孝顺的孩子。在公证第一份遗嘱时,郑老太把房子留给了大儿子。公证完回家后,老太太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大儿子,本以为大儿子感激之下会对她更体贴,但大儿子的反应很淡然,她觉得似乎还不如以前对她好了。 “老大以前那么孝顺,会不会就是为了这套房子?”郑老太越想越心慌,决定更改遗嘱。 经过一段时间的暗中考察,老太太觉得二儿媳妇对自己比二儿子还孝顺,于是又跑到公证处,将房产改赠给二儿媳妇。 回家后,郑老太思来想去,认为二儿媳妇毕竟是外姓人,万一将来有个变故,她的孩子反而受损失。于是没过多久,郑老太又更改了遗嘱,这次房产留给三女儿。 过了一段时间,郑老太发觉还是大儿子对自己最好,于是到公证处又公证了一份遗嘱,这次内容和当初第一次立的遗嘱内容是一致的:房产留给大儿子。大约一年之后,郑老太辞世,最后一份遗嘱执行。 案例4 富豪大部分财产留给妻子 影视剧中,最富有戏剧效果的是富豪子女们的遗产之争,徐州的富豪们是怎么立遗嘱的呢? 两年前,一位50多岁的成功人士来到公证处,在遗嘱中声明自己名下数千万的资产都留给妻子,公司事务也都由妻子打理。 市公证处孙军主任分析说,很多成功人士都将大部分财产指定由配偶继续,这是多年同甘共苦积淀出来的感情,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人普遍认为 “儿孙自有儿孙福” ,把财产留给妻子,不会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孩子不孝,而且妻子在去世后,这些最终财产也是孩子的。 ■变化 年轻人立遗嘱的增多 办理公证遗嘱的群体,这些年有什么变化? 前段时间,市公证处的孙军主任刚把1983年至2004年的卷宗移交市档案馆。他整理后发现,那个年代公证遗嘱的多是70岁以上的老人;而从2004年到现在10年内,年龄层次就比较复杂了,70后、80后甚至90后都有,这证明市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从公证遗嘱的内容看,上个世纪公证的内容多是事务性的,立遗嘱人多数都是嘱咐子女不要将丧事大操大办及安葬相关事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那时候物质生活比较贫乏,很少有遗产需要安排。进入21世纪以后,遗嘱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财产,特别是和不动产相关了。 从公证的数量上看,公证遗嘱的人数呈现慢慢减少的趋势。10年前,每年大概能接到四五十或五六十件,最近每年只有三十四件。 这是什么原因呢?孙主任认为,一方面是现代人思想开放,会通过自书、代书、口头或录音的方式来立遗嘱,最近甚至出现了网络遗嘱,虽然不像公证遗嘱法律效力那么大,但还是有效的;另一方面是公证遗嘱程序很严,2000年又出台了《遗嘱公证细则》,很多人怕麻烦,有的人提供不了财产证明,因此导致咨询的多,办理的少。 ■程序 要证明涉及财产的合理合法
孙军主任说,遗嘱分为自书、代书、口头、录音、公证5种形式,这几种遗嘱都有效,但法律效力不一样,其中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最大。如有数份遗嘱且内容相抵触的,按《继承法》规定应以最后所立为准,但其他种类遗嘱不得对抗公证遗嘱。
值得注意的是,立遗嘱人只能处理属于自己的那份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只能处理自己的那一半。因为存款变数较大,公证处不建议将其列入遗嘱,不动产最适宜。
办理公证时,当事人要提供涉及财产的合理合法证明,还要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其他证件。工作人员通过交流审查当事人是否有行为能力,了解其家庭所有继承人状况,先指导当事人自书一份遗嘱,然后打印成正规遗嘱文件,公证处和当事人各保存一份。
当事人去世后,继承人应该持遗嘱原件和死亡证明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手续,公证处会通知其他继承人到场,宣告遗嘱内容。其他继承人有质疑的,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复查,有争议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通常,立遗嘱人都会把遗嘱原件给继承人,或者把立遗嘱一事告知继承人,如果立遗嘱人因意外等突然原因而身故,而继承人还不知道有遗嘱一事的,该如何继承呢?孙军主任说,如果立遗嘱人有指定的遗嘱执行人,应由遗嘱执行人来通知继承人办理继承手续;如果没有指定的遗嘱执行人,就无法发挥遗嘱的法律效力,只能按照《继承法》来继承。孙主任说,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并且每一份公证遗嘱都执行了。
如果继承人的确找不到遗嘱的原件该怎么办呢?孙军主任表示,继承人可以带有效证件到公证处,提供立遗嘱人的姓名、立遗嘱的日期等信息,公证处可以免费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