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556|回复: 0
    收起左侧

    微信用户朋友圈内“憋气按8”输入50多行后窒息死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3-21 14:3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4-4-23 14: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1398212796954.jpg

    微信朋友圈憋气按8游戏致一用户窒息死亡

      “88888”,近日,不少市民都发现自己的不少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很多个8。原来,这是一个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流行的憋气游戏,一边憋气一边不停地输入“8”这个数字,打出来的8字越多,说明憋的气越长。

      近日,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志说,憋气本身是对人体的一种锻炼,不过这种游戏并不适合所有市民。

      憋气游戏标准少有人信 参与者纯因好玩

      “今天,你憋气了吗?”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流行起了一种憋气游戏,市民们一边憋气一边不断地输入“8”字,以谁输入的字数多比赛谁憋的气长。网上流传的游戏规则中还说,以微信朋友圈界面为例,打出5行“8”字说明自己比较正常,超过9行是超人,而低于3行则需要看病。

      这一游戏吸引了很多市民测试自己的肺活量和健康,一些人早起时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已经被“8”字刷了屏。而在微博上,也有不少人在分享着怎样憋气才能坚持最久的经验。

      北京青年报记者询问了不少参与了该游戏的市民,大家并不相信游戏中提及的打出几行“8”说明身体是什么状态的标准,之所以参与游戏是因为觉得好玩。

      市民吴先生说,光是看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手机就能知道游戏标准是胡说的。他介绍,自己的手机只要按住“8”不动,就可以不断输入8字。但他同事的手机则必须不断抬起手指再按下才能不断地输入“8”字,在憋气的过程中耗费了不少体力。这样,他能很轻松地比同事打出更多的“8”。

      吴先生说,如果自己也不断地用手指按“8”,手机的反应速度又不如同事的快。拿这个做标准并不可信,“憋气越长肯定肺活量好点,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个玩闹性质的游戏,不会当真。”

      网传“憋气游戏致死” 权威网站称不可能

      昨日,一条“憋气游戏致死”的消息开始以新闻稿的形式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其内容是在某地有一名男子死亡,警方赶到事故现场后,发现死者是窒息而死。警方初步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在警方查看死者手机时,发现屏幕上有50多行“8”字。

      北青报记者看到,同样内容的消息被冠上了多种地名,事发地点包括北京、东莞、吉林和上海等地。

      有一些腾讯微博网友好奇地询问,憋气到底能不能把人憋死?

      对此,果壳谣言粉碎机编辑“花落成蚀”解释说,憋气是憋不死人的。如果一个人一直憋气,最终会把自己憋晕过去,此后脑干会发出指令,让人体开始呼吸。

      他介绍,人体有一套不需要意识参与控制呼吸的机制。这种无意识的呼吸由脑干控制,呼吸速率和一口气呼多少均取决于身体需要。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加,碳酸会增加,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也会降低pH值。而血液中的pH值下降会刺激到脑干中的相应部分。此后,脑干会发出指令,让人体呼吸。

      专家:此游戏不适合部分人群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陈志说,憋气本身是对人体呼吸系统的一种锻炼,身体状况较好的人憋气时间会相对比较长。但这种通过手机游戏来锻炼身体的做法并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如果真要锻炼身体机能,建议通过运动来锻炼,而不是采取这种方式。

      他说,这种憋气游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一些患有慢性病或者某些功能发育不全的人,若憋气超过自己的能力,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