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会龙村,余婆婆与邻居15岁的小艳发生冲突,余婆婆被推倒在院坝附近的沟里多处受伤。小艳父亲告诉记者,女儿性格温和,“孩子说当天是因为婆婆说她偷了菜籽,受不了委屈才做了错事。”目前,他已经对女儿进行批评,女儿也很自责。 一个15岁的女孩将老人打得多处骨折,满面血丝,令人惨不忍睹。孩子被冤枉后解释不清,无法辩解,那种滋味确实难以忍受,可无论如何也不能对老人拳脚相向啊!由此不禁令笔者想起前不久13岁女孩电梯里摔打男婴的那起事件,天真无邪的女孩为何会有一双恶毒的双手?如此暴力背后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何一个个幼小心灵里潜藏着恶魔? 笔者认为,孩子变得自私暴戾与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过度的溺爱让孩子缺少包容之心;暴力电视、电影,甚至网络暴力游戏负面影响侵蚀着孩子幼小的心灵,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冷酷变态。屡见不鲜的孩子施暴事件已向当代孩子的成长问题敲响警钟,铲除幼小心理里的恶魔我们刻不容缓。 知名心理专家海蓝博士分析称,每一个孩子实施暴力的背后大多都是被暴力过的。无数次的挨打和失败的反抗,强化了她们内心的无助感。她们变得逆来顺受,而一旦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她们的承受能力,还可能做出极端的反应对别人施暴。另外据调查,有暴力的家庭其孩子长大后违法犯罪的比例也较高。因此,对待孩子的错误采取暴力解决是不可取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必须深刻反省。 另外,孩子施暴事件的背后,除了家长,老师们也要深刻反省。尽管我国大力禁止老师体罚学生,但是体罚学生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孩子长期受到各种压力,无法宣泄烦躁情绪,幼小的心灵怎会不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