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8日讯 接到“公安电话”,女子急于洗白自己,致13万余元被转走;收到机票改签信息,准新郎不加证实被骗5.6万元……近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变换手法频袭市民,常熟市公安局在向多名受害者询问受骗时的心理活动后,总结出“贪、惧、稚、急”四种受骗者心理状态,提醒群众提高警惕。 恶之一: 贪 想白拿1200元 结果被骗9000元 不可否认,贪婪是人性之一,骗子们正是看中这一“人性弱点”,开出各种空头支票来哄人上当。 4月18号上午9时许,在常熟某电子厂上班的小杨接到一个录音电话,称其有1200元的保险返利,若想领取就回拨电话。小杨很开心地回拨过去,对方在电话中让他去苏州领钱,小杨称自己要上班,问可不可以把钱打到卡上。对方表示可以,并让小杨提供卡号,同时按他们的指示进行操作。小杨得钱心切,直奔厂门口的ATM上,按照对方的要求输入了一串数字,后按了“确定”。这一按问题大了,卡上好不容易攒下的9000元钱瞬间不翼而飞。直到此时,小杨才意识到上当,忙向派出所报了案。 恶之二: 惧 中年女急于洗白自己 13万元被骗子转走 一些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打电话,称涉嫌洗钱、贩毒、信用卡诈骗……等接电话的被吓得唯唯诺诺,他们的计谋也就得逞了。 2013年11月的一天,常熟的杨女士接到自称是上海松江刑侦队的电话,“警官”告诉杨女士正涉嫌一个重大经济案件。为取得信任,“警官”把最高人民检察院网址提供给杨女士,杨女士居然在网站上看到了自己的逮捕令和财产冻结执行书。杨女士顿时乱了方寸。之后,一个自称“丁华”的队长打电话过来,要杨女士配合财产清查,杨女士按对方的提示操作后一查,发现原本有13万多元的银行卡只剩下30多元,“警官”随后还打电话过来说钱转走了,还叮嘱杨女士继续配合调查。杨女士被吓得胆颤心惊,直到被朋友点醒,才恍然大悟选择报案。 恶之三: 稚 网上高收益理财 小夫妻被骗万元 俗话说,柿子要拣软的捏。骗子们也时刻“谨记”这句话,把魔掌伸向了社会经验不足的在校学生和工厂打工仔。 今年3月初,90后小伙小徐来常熟某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网上理财被骗5000多元。原来,小徐的妻子小周从百度上搜索理财公司,一家所谓“上海泽晟投资有限公司”被选中。公司号称投资5000元,七日后收益5726元。面对高额收益,小夫妻俩很动心,忙汇了5000元到对方账户上。七天后,小徐的账户上真多了5726元!之后,小夫妻又追加购买了6000元。可是这次投资的收益就没那么顺利了,十几天过去了,收益还是杳无音讯,直到联系客服,他们才发现上当受骗了。 恶之四: 急 收到诈骗信息不求证 准新郎5.6万礼金被骗 遇事沉着冷静是大家从小就学的道理,然而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学会冷静。骗子要是瞅准了受害人的急,结果肯定一骗一个准。 今年1月16号,小李报警称自己卡内的5万多元礼金钱不见了。原来,当天下午他收到一条机票改签信息,看到改签费用需要200元。想到自己下午就要回四川老家结婚,小李也没多想,就忙拨打信息中提供的客服电话,并按照电话里的指示在ATM机上输了一系列数字转账。本以为顺利改签好了,可一查余额,他大吃一惊:卡里的5.6万元结婚礼金,竟只剩下几十块。婚不能不结,小李心一横就飞回了四川,直到过完年重回常熟打工时,他才到派出所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