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午6点开始直到9点,京藏高速百葛收费站区就开始迎来大车流。今年23岁的收费员张宇和大自己几岁的同事张巧玉,作为假期坚持值班的志愿者,一早已经帮助了300多位司机。 张宇家住密云,这个假期,她早早告诉父母要去单位度过。昨天晚上,她就来到百葛服务区的员工宿舍住下了,今天清晨5点爬起来,洗漱完毕,穿好鲜艳醒目的嫩绿色马甲制服,本来想去吃一口早饭的她,发现路上的车已经开始陆续多了起来。“同事张巧玉家就在昌平,她4点起的,一大早她爱人就把她送到服务区走了,今天车流上的早,看样子大家都想提前出门躲开高峰,我们都怕来不及开始提供服务。”张宇说。 车不等人,没时间吃早饭了,俩人赶紧在服务区的简易岗亭里忙活起来,打好热水,摆放好电脑和指路手册、一些药品、基础的修车打气工具等等。没到6点,第一位寻求帮助的司机就出现了,这是位大姐:“姑娘,麻烦您,我轮胎警报灯报警了,好像没气了,我也不太懂。”“行,您等着。”张宇找到一位收费站的男同事,一起去给大姐的车打好了气。刚送走大姐,一个大哥又抱着孩子下了车,求助要一些晕车贴,张宇忙拿给大哥。在她身边,张巧玉也一直没闲着,根据索要不同宣传手册的车主递上北京景点地图、昌平延庆景点民俗游地图路线图,还要不时麻利的回答各种问题:“对,您看电脑里的实时路况,前面堵车,去延庆可以绕行这里,从这个口出”“去八达岭的话虽然现在高速上车走的慢点儿,但比较安全。我还是不建议您走辅路110国道,因为大车多,道路窄,相对危险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问路线和路况的车主越来越多,收费站所有过车闸道也100%打开。从上午不到6点,截至记者9点15分发稿时,张宇和张巧玉没有时间坐下休息或喝一口水,或者去顾虑雾霾天气、汽车尾气,两个朴实的张姑娘就这么在户外的高速路旁,默默的劳动着,美丽的开放着。本报记者孟环J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