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逐渐转凉,农村学校的孩子因为离家较远、家庭困难等原因,有的很难吃上一口热腾腾的午饭。为解决一些路途远、家庭困难学生的午饭难问题,日前,市红十字会、市委办等9个部门联合捐助的古溪镇横垛小学“爱心小饭桌”项目启动,此后该校30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吃上“温暖午餐”。 这天中午11点,记者在横垛小学看到,学校食堂早已将饭菜盛放到桌子上,有红烧肉、炒莴苣及豆腐蘑菇汤,主食是热腾腾的米饭。孩子们边吃边乐,老师管管这个、说说那个,食堂里一片热闹而温馨的场景。
今年7岁的顾佳俊很活泼,他响亮地说:“午饭好吃,是热的,有肉!”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咯咯直笑。“免费午餐不光味道好,每天的菜还都不一样。”说起现在的午餐,六年级3班的时雨害羞中带着激动。
据了解,市第三批群众工作团古溪工作队在走访调研时发现,农村学校中,有很多上学路途遥远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他们的午饭常常是早上上学时带来,到了中午往往成了冷饭冷菜,无奈,他们只好随便买点零食充饥。能吃上一口热饭成为一件奢侈的事!为解决这一难题,市群众工作团联合市红十字会、市委办等多个部门捐助了“爱心小饭桌”项目,为全校30名困难的学生,捐助每天5元钱标准的午饭,直至他们毕业。
该校会计吴九龙介绍,横垛小学是占用的原横垛高中的教学楼,现有1300多名学生,自“爱心小饭桌”开始筹划后,学校将原横垛高中学生食堂进行整修,让食堂达到卫生标准,保证孩子们在校能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同时,设立图书室、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让孩子们午餐后有地方学习和活动。
有了“爱心小饭桌”,大大减轻了二年级钱正杰一家的负担,钱正杰家住古溪镇钱荡村,父亲因病过世,母亲外出打工,每天只能由患有食道癌的爷爷为其送饭,对于一个62岁的老人,路上一个来回要个把小时,爷爷自己有时都吃不上热饭。“学校离家远,孩子中午回不了家,以前午饭一般是我送。自从学校有了‘爱心小饭桌’后,每次回到家,孩子都给我们讲吃了什么午饭。现在的孩子多有福啊!”钱正杰的爷爷欣慰的告诉记者。
“我的女儿和女婿身体都不好,正在读二年级的外孙常年寄住我家,为让孩子能吃得好,我每天要往返学校8次,有了‘爱心小饭桌’后,让我每天少走4次。”今年75岁的王志生告诉记者,他们家住在刁网村,离学校有五六里路,虽然不是很远,但每天要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也不是件容易的时事,“爱心小饭桌”既让孩子吃得好,还能让孩子利用中午时间在学校多看会儿书,很好。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