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怡)“这些保育猪都是打了疫苗的,拉回去育肥不用操什么心。”近日,在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猪场里,养殖户姚春勇从元竹镇赶来,准备再拉600头保育猪回去养殖。“我去年共在这里买了1500多头保育猪。”姚春勇说,“从唐老板这里出来的猪,又健康又好养。” 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红新介绍,保育猪在外养殖的项目去年刚实行,今年计划新增10户,并将和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果出现市场猪肉价格过低,我公司可以实行保护价回收。”唐红新说。
生态循环理念发展农业 2012年5月,唐红新在新街镇投资7000多万元成立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生猪养殖。“投资农业不是一时的冲动,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唐红新介绍,2012年之前,他做过水电工程师、房产公司销售主管、锦江集团项目经理。他说,工业是一个优胜劣汰特别快的产业,一旦科学技术跟不上,很快会被市场淘汰,而现代产业化的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方向。
规划前期,唐红新走访了国内多家农牧业大户的生产场区,得出一个结论:必须走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之路。唐红新介绍,一期养猪场筹建初期就按照生态养殖、循环利用的理念,坚持粪便处理系统与猪场其它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投运。目前,已建成2500立方米的沼气工程,并投入使用,在建1500立方米,今年还将再建2500立方米。
换上防护服、防护鞋,戴上专用帽子和口罩,记者跟随唐红新来到1号产房,这里有12头正在待产的母猪。“猪舍冬暖夏凉,专人侍候,吃的饲料由公司自己配制,喝的是自来水,生活水准一点不差!”唐红新虽没有专修过母猪养殖技术,但高薪聘请扬州大学的教授做技术顾问,通过2年多的摸索,唐红新俨然成了半路出家的业内人士。
猪场粪便处理是困扰唐红新的一大难题。经新街工作队牵线,省农科院、江苏牧院帮助该企业发展生猪养殖与果林园艺,利用沼气发酵后的粪渣、氧化水等产物,带动蔬菜种植和林果栽植项目发展。通过一条氧化液输送管道,让公司的生猪养殖和果园种植无缝对接,实现农业的生态循环发展。“这条管道总长800米,一头连接养猪场的氧化池塘,一头连接梨园。”唐红新说,“氧化液作为很好的有机肥灌溉,能减少农药、化肥、添加剂的使用,确保了梨园更加绿色环保。”
二期猪场、梨园和桃园的建设项目早已于2013年9月启动,规划种植420亩梨园、150亩桃园、150亩江苏省农科院中试与示范基地、200亩大棚蔬菜及瓜果、6万株红豆杉以及各类花木苗圃等,总计达1650亩。
富民惠农情怀回报社会 “2012年以前,经过12年的打拼,我挣了一些钱,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富有了不值得骄傲,能带着别人跟你一起富才是本事。”今年45岁的唐红新告诉记者,他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入骨髓的热爱,他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农民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这片位于新街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1650亩土地,原是新街镇李荡村村民的自留地,一片低洼。“以前,全家人辛辛苦苦种一年的地,收成不好,卖粮食的钱还不够买农药、种子等等。”今年64岁的沈春露告诉记者,2012年,她家的4亩多地流转出去,每年在家坐收950元每亩的租金。她来到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梨园打工,月收入2600元。比以前“哼哧”“哼哧”的种地要好太多。
唐红新介绍,李荡村成立经济合作社,村民们的土地由合作社管理。“土地流转后,农村就会产生不少剩余劳动力,我公司就把这些剩余劳动力吸收进来。”唐红新介绍,现在,平均每天公司要用工70人左右,其中一年发给从事苗木管理工作的农民的工资就有近15万元。
今年44岁的叶群,在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里打工,她说:“我做的是饲料加工的活,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不累,也有时间照顾家里,月工资2800元,我家还有近8亩的地流转给了公司,一家人年收入好几万呢。”
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设江苏金洋宇农牧有限公司、江苏烨佳梨园发展有限公司及市盛泰畜牧专业合作社3个分公司。唐红新利用市盛泰畜牧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带动周边的中小规模养殖户,合作社共有成员140人。为更好地惠农,唐红新决定自去年10月起,将公司利用猪粪发酵的沼气无偿的提供给121户农户使用。去年,唐红新捐资40多万元为李荡村新盖村办公室,捐资65万元修建4.6米宽、900米长的道路。
|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