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73|回复: 0
    收起左侧

    温州乐清黄檀硐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1 21: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0-22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从喧嚣的大都市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你会发现在别处能找回另一个自己。旅行,不只为看风景,更多的是走一段新的行程,去聆听一个新故事,感受一份别样的生活。去看望一位久别的老朋友。


      

      
    从乐清市出发,沿着灵山一路前行,当我们驱车在盘山的公路上,沿着弯曲的道路往下走的时候,远远的看见在山谷里的村落,石墙瓦片,在初秋的雨天里有些凄凉,让人不免产生吝惜之情。


      

      
    走进黄檀硐古村这片土地,一接触到她的地脉之气,烦躁的心顿时就温婉恬静下来。幽静的古村在历史的长河里,究竟存在了多少个年头?


      

      
    山里的老房子,依山而建,很古朴。


      

      
    长满苔藓的石墙上,弥漫着一股农村的气息。


      

      
    村头有一条小溪,缘溪西行,村子头有两棵风水树,一条小石桥,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


      

      
    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小鱼儿在溪水里欢快的游着。因为这份古朴,吸引了不少的摄影爱好者和自驾游爱好者前来采风游览。


      

      
    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给这个古村带了一份忧郁的气息,显得更加安详。


      

      
    小溪边有位老阿婆在洗衣服,鞭子拍打衣服的声响也没能打破小溪的寂静。


      

      
    大都是断垣残壁的建筑,还有破旧院落,最主要的是缺乏人气。大街旁坐着几个老人在闲聊,一条大黑狗坐在路边休息,无视路人。


      

      
    也许只有饱经沧桑的古榕树、斑驳的青石板小路、石墙青瓦的老房,村头潺潺流过的小溪,还有古朴陈旧的老房子,才能亲历过她稀沧桑的岁月吧!


      

      
    从资料得知,这个古村始建于宋代宝庆年间,历经700多年风雨,至今村落全貌基本保存完整,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未受城镇化伤害的古村落之一。


      

      
    古村落面积20.7公顷,海拔400余米。地处山谷底部,环村皆山,悬崖峭壁。


      

      
    除东南西北各设一处寨门外(目前仅存西寨门与东寨门),别无途径可以进入。这种全封闭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至今仍旧保持着一股世外桃源的韵味。


      

      
    并于2007年以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独特景观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老房子依山沿溪而建,没有刻意,一切都那么祥和。


      

      
    从村旁山头上俯瞰,黄檀硐静静地安卧在群山环抱的山坳里。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穿村而过,屋舍顺着山势,高低起伏地建在向阳山坡上。


      

      
    民居建筑依山因势而建,从外观看,全是石头墙,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后,呈层叠状,像是千层糕,使之石墙、石房、石路古朴粗放。


      

      
    每一条小巷都弥漫着古朴的气息,那么自然。乡愁不免从内心里涌出。


      

      
    走在村子里,石砌小路连接着石台阶在房屋中间折上或折下,形成了一条一条的夹道小巷,两侧为一块块重叠在一起的原始山石墙,时而闭塞时而开敞。


      

      
    房子大都用块石砌墙,厚重、结实,木制架构,古朴天然。整个村子没有新建一幢砖混结构的新房,依旧透露出古朴、清雅的气息。


      

      
    村落内建筑大多为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民宅,极具明清建筑特色,还有少量宗祠、宗教建筑。民居多为三合院,蕴含着木石的天然本色。


      

      
    院落的建筑主体多坐北向南,两侧为厢房或辅房;院墙多为原始石块叠置而成,有花式纹理,浑厚、封闭;建筑单体门、窗开启一律面向各自院内,院落大门有门楼并有石雕或石刻;建筑材料都是山里的原木、山石及少量的砖和白灰。


      

      
    原木和山石都保持着它们天然的本色,弯的就让它弯,糙的就让它糙。从群体布局看,古民居高高低低坐落在狭长的山坡上,因势而造,随周边山势的走向而蜿蜒。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画卷。这里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嚣,没有朝九晚五的匆忙和劳碌,给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放松。


      

      
    品尝这种闲适自在的味道,透着一股淡淡的古朴,确是古村独有的味道。


      

      
    黄檀硐古村勾勒出的是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也待不住,都基本上往县城里搬走,走访过几户人家,基本上是人去楼空,或者有一位独守空房的老人。这让小古有些吝惜,却又无奈的事情。


      

      
    特别是一些破败的老房子,已经坍塌了一大半,看着心疼又不能怎样。询问邻居大爷,才得知因为这几户人家早先年去乐清市区生活,不再回来管理,任由风吹雨打,破败落寞下去。


      

      
    或许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总想着去山里生活,感受淳朴而又宁静的生活,但山里人却希望能去城市工作生活,享受到城市的便捷和优质的服务。人们啊,总是一个矛盾体。


      

      
    路边的芙蓉花绽放着,给这里带来了新的气息。


      

      
    在村里转悠,看着古朴的房子和庭院,脚步放慢了,心也平静了许多。


      

      
    门前两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个矿泉水瓶子,认真的注视着。小古不由得走了进去。


      

      
    那一副认真的样子,仿佛是在考察什么。


      

      
    原来她们都是住乐清市里,国庆放假了回外婆家里来玩。在村外抓了蚂蚱放瓶子里养着。


      

      
    瓦房外的烟囱,未曾遇见冒烟。


      

      
    房间里的阿婆慢悠悠的在洗杂菜,说是中午做午饭用。


      

      
    门前堆放一些木材,看样子都是一些破旧老房子拆下来的。


      

      
    房屋里面只有看见一个老的米糠分离机,还有就是供奉的神台。屋里红色对联非常耀眼。


      

      
    另外一户人家里,看见一位独守老宅的老人,由于语言交流不方便,问了半天都没问出他晒的到底是啥,不过能确定的是应该是可以吃的。


      

      
    在门口遇见了这位大叔,他手里一直拿着香烟,不断的吐出烟雾在我眼前,并告知他孩子在县城工作,如今自己一个人在守在家里。


      

      
    争得大叔同意后,进去了他家里看看,走进古朴的厨房,看到刷得干净的大黑锅。由于未到做饭的时间,厨房里静悄悄。


      

      
    走到村里,看见有稀少的游客,坐在石凳上休息。

      
    秋天雨里,月季花绽放得正浓。


      

      
    而石头里的苔藓也因为秋雨的滋润长得很好。


      

      
    城墙全部都是石头切成,多了一份古朴。


      

      
    也许是因为黄檀硐村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留守村中的村民至今仍固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习惯。


      

      
    这一趟走下来,小古感受到这里的生活状态恬静而自然,没有大城市里的嘈杂和喧嚣,一切都显得宁静平和,有一种让人空灵的感觉和穿越时空的错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深山藏古秀,瑞石撒幽香”漫步于石巷、石阶、石墙之间,很难想象在商贸繁荣,处处商业的乐清城,黄檀硐村能不受尘嚣的干扰,保存的如此完整实属难得。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


      

      
    黄檀硐古村,听雨声,盼永恒。


      

      
    旅游资讯: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如今山里有农家乐和自驾游歇息地。农家乐住宿:60元/间
      
    交通指南:
      
    路线一:杭州出发 上杭甬高速 转上三高速 转甬台温高速 乐清出口下 乐成街道北门蜈蚣桥 城北方向(乐北线) 黄檀硐(沿路均有指示牌)
      
    路线二:杭州出发 上杭甬高速 转上三高速 转甬台温高速 蒲岐出口下 虹桥北站 淡溪四都 城北方向(山老区连线) 黄檀硐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