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6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南靖石桥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1 21:5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12-19 09: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很多时候,我出去旅行,不仅仅为了是欣赏一段风景,更主要是去触摸一段历史,因为我是个“古镇控”。去福建南靖石桥村拍摄,也是如此。
      

      


    因为要去拍摄南靖国际马拉松比赛,便抽时间顺便去了趟石桥村。都知道南靖的土楼闻名于世,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且今年我已经第二次接触土楼文化了,春节的时候,曾经自驾去了永定土楼,对土楼可谓印象深刻。
      

      


    南靖县跟永定县接壤,这两个县都是以土楼文化出名的。而靠永定县最近的村落,便是南靖县书阳镇的石桥村,村民翻过一座山头,便能踏入永定县的地界。
      

      


    在南靖,许多地名都带个“坑”字,如河坑、田螺坑等。在这里,“坑”表示一个地形,就是山谷地带。古时“坑”又细分为“明坑”和“暗坑”两种,“明坑”是指山谷地形显而易见,容易识别;而“暗坑”却相反,山谷里有茂密的植被,这些植被又把山谷层层掩盖,外人在远处根本看不出此处是个山谷。
      

      


    石桥村也地处山谷,有一条当地人称作为“三团溪”的河流把村子一分为二,地形属于明显的“明坑”,但石桥却并没有称作为“坑”。原来石桥的地名来自于一段神话故事。
     

    说是很久很久以前,这处山谷的三团溪上,横跨着一块巨大的天然石梁,溪水终年从石梁地下流向山下,石梁也成了人们渡河最便捷的桥梁。石梁底下曾住着一条黄泥鳅,能化作美女勾引过石梁的男青年,一旦勾上就把男青年一口吞下。这事后来传到玉皇大帝耳中,大帝一怒,便出手斩了黄泥鳅。消息很快在当地百姓中传开,人们才知道这天然的石桥下还有这样的故事,于是“石桥“便在人们的口中叫开了。
      

      


    真实版的石桥村,是个建村才不到六百年的小山村,历史上曾被多个地方管辖,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石桥村才正式划给当时南靖县书阳乡管理。石桥村的村址就建在“三团溪”的两旁,村的三面均是山,依山流淌下来的“三团溪”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石桥村的村民基本都姓“张”,据说其始祖是来自福建的潮州,现今石桥村还有近一千名村民居住在此。村民居住的房子以土楼为主,目前石桥村还保留着许多大小不一的方形和圆形土楼,其中当属“顺裕楼”最为出名,它也是南靖县内最大的圆形土楼建筑。
      

      


    清末爆发的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石桥及其周边是受灾区,当时村里经常遭到起义军的掠夺杀戮,损失惨重。战争结束后,石桥村里有一位叫张启根的人,发誓要建一座能保护全体村民的大房子。他用在南洋经商挣得的钱为启动资金,于1927年开建了这座大型的圆形土楼。因为圆形土楼比起方形或长方形土楼来说,更节约土地,更易于防患。而且圆形土楼内的所有房屋,面积均等,易于分配。
      

      

      


    实际上,凭张启根的那些资金,还不足于盖建如此巨大的圆形土楼,这座取名叫“顺裕楼”土楼直到1947年才算基本完工。顺裕楼的外径达74米,是座双圈圆形土楼,共分四层,每层有72个房间,合计共有288间。当时分配给张家族姓的村民,每户人家能拿到从一层到四层同一个垂直面的四间。一楼做厨房,二楼当谷仓,三楼、四楼住人,所有的房间面积大小相同,这也许是石桥村最早先“均平等”思维吧。
      

      

      


    在南靖的土楼,基本都只开一个大门供进出,这也是为了安全防范,毕竟盗匪来袭时,关上一扇大门就能毫发无损。而在顺裕楼,却开有两处大门,原因是顺裕楼实在太大,大的仅一扇门无法满足村民进出的需求。
      

      

      


    现在的顺裕楼,并没列入对外旅游开发中,所以顺裕楼还显得清静,基本没有商业氛围。楼内的空地上,村民散养的鸡鸭四处游走,老人坐在院子里聊天喝茶,每日三餐前,院子里依然飘着柴火燃烧过的焦味。只是大门口有村民贴了一张布告,大意是因缺乏维修土楼的基金,请进入土楼参观的人捐助十元钱。
      

      

      


    负责收捐助费的大爷见我是摄影师,还很热情地告诉我,从土楼的另一扇门出去,那里的山脚下有棵八百多年的古树,一定要去拍拍。
      

      

      


    顺着老人指的方向,很方便的找到了那棵古树,因为相比其周围的树木,它实在是鹤立鸡群,高大挺拔。这是棵叫做“红花香椿”的古树,树径要有三个人合抱才能丈量。它栽种在一座废弃的祠堂后面,老人说那边原先还有几棵同样的树,但都已经毁坏了。
      

      

      


    一位老人、一座土楼、一棵古树,也许生活中这样的点滴很多,但在石桥村,却是唯一,无法复制。但愿这段岁月能够持续下去,但愿后来的人也能跟我一样,能遇见这段岁月。
      

      




    旅游攻略
      
    地址:福建省南靖县
      
    交通:从南靖高铁下车后,出站口有去书洋镇的公交,只是班车车次较少。打车最好拼车去,人均40元左右。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