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666|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摄青海:塔尔寺辩经纪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5-12 09: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79a54d2307d4489288b22740619c2a8e_th.jpg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即便是宗教也有很大的区别,以佛教为例,便有三大流派之分,汉语系的汉传佛教、藏语系的藏传佛教和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云南),这其中又以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最为著名,它们虽同为佛教,也都饭依三宝,弟子都按律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等等,但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渝帆对佛法理解有限,对于他们的具体区别也说不出深奥的所以然,但比如建筑、服饰、法器、颂经的方式等还是能明确区分的,以僧人的学习以例,内地的汉传佛教寺庙,我们经常会看到颂经的法会,僧侣们敲击着木鱼、锣、鼓、钵等法器,嘴中念念有词,如吟如唱,但在藏传佛教寺庙,看到更多的则是转经轮、转经筒、玛尼堆、经幡、石经墙、风马旗等,而他们颂经方式也大为不同,除了席地而坐的颂经之外,还有趣味十足的辩经活动。


      而在这里,渝帆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青海塔尔寺的辩经活动,所谓辩经,藏语里称为“林尼作巴”,意思是“法相”或“应成”。辩经的起源在印度,藏传佛教的辩经也是从印度的一个叫那兰陀寺传过来的,后来便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攻读显宗经典的重要途经与方法。我不知道辩经时双方所阐述的内容是什么,但从生动的动作以及语言的节奏中,仍能感觉得到其内容也一定很精彩,因为动作本身也是一种语汇。


      相传,印度佛教与中原佛教,在古时都入藏宏法。汉僧与印僧为了争夺其佛法地位,发展与壮大自身的佛派影响,便摆开了一场辩经论战的擂台,有点儿华山论剑的意思,其目的是一比高低,胜出者将独占这片世界屋脊弘扬佛法的地盘。结果,汉僧最终落败,灰头土脸地离开。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汉传佛教比印度佛教差劲,而是因为两家修炼的重点各有不同。汉僧习炼禅宗,讲究的是顿悟,是心领神会,还有什么“幡动”、“心动”、“风动”、“当头棒喝”之类。这种注重性灵和感性思维的方法,一旦与人辩论起来,顿时变成锯了嘴的葫芦,敌不过擅长逻辑思维,强调正误推判——其实说白了也就是辩论和演说的印度佛教。这次打擂,史称“拉萨论争”,并由此开创了藏传佛教辩经的先河。


      塔尔寺辩经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三点至四点钟。很多游客一般都是上午来游塔尔寺,下午三点以后的塔尔寺,游客已经渐渐稀少,本来就清静的塔尔寺,此时越发静谧起来。当时我正在大经堂观看信徒们虔诚的扣拜,同行的海蓝哥前来叫我,说九间殿的辩经活动开始了,于是我们沿着石板小道来到九间殿,门外有僧人拦住入口,禁止游客入内,并示意禁止拍摄,但从门口看进去,里面的学僧已经按“班级”开始辩经研习了。


      只见里面的红衣学僧,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面对而立,他们大声的辩论着,而且站着的学僧一会儿击掌,一会儿欢呼,动作夸张,表情欢乐,虽然我们也听不清他们到底说了什么,但从他们的行为中分明感受到了他们乐在其中的感觉。


      刚开始围在门口的游客的很多,看了一会儿后,或许是视觉疲劳了,便慢慢散去了,而此时一些大胆的游客开始举起相机,拍了起来,边上的僧人也并没有制止,于是我也拿出相机,并看了看边上的僧人,见他也看我后,我指了指我的相机,像是在征求他的许可,他微微点头表示默许,于是便有了下面的这一组照片,当是带的是一个广角镜头,基本都是全景,忘了换上长焦,拉一拉辩经的特写,甚为可惜。


      一起来看看照片吧:


    bac95104a17d4b04bff8887b538cad50_th.jpg


      一到时间,全寺的学僧都赶向九间殿


    1f940bc9657544dab0f8d42a51f869ec_th.jpg


      他们有的站着,有的坐着


    cfd9bbd19e594b7fbed42a91cea889c7_th.jpg


      没有固定的姿势


    07c1bc264f7e4795bd486bd8ff8c902e_th.jpg


      有的前倾着头,手背在后面;


    e02d3c2887dd461ba26c992c50274356_th.jpg


      他们有说有笑,与汉传佛教严肃的气氛大为不同


    87079f789b2740bb8de83e7fca7b67e4_th.jpg


      在我们看来,他们不像是在颂经,到像是在游戏


    5e3d9b2f2fcc45d58f6e1c673ca44b2f_th.jpg


      他们有说有笑,一问一笑


    dbba812babdc4fb98ec86c9b2c8d109c_th.jpg


      时而击掌,而时欢笑


    0911531f84a3492b8800f29a0a7c0f9b_th.jpg


      据说塔尔寺的出家人学习佛经后,采用一问一答或一问几答或多问一答的方式交流所学心得和所悟佛法,它是喇嘛学习佛经的一个方式。


    0c9b200f954e4abfb6e6a57ee40c6fa2_th.jpg


      格鲁派僧人讲究显密双修,先学显宗,然后学习密宗,显宗主要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经典(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为主,学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通过辩经这种相互问答促进的方法非常有利于修习,同时也升级为高僧的途径。


    e308fa3611394b5f9f16c4d8cba76d13_th.jpg


      辩经主要可分为对辩和立宗辩两种形式


    fb0b26adcdad4853882c38b201385874_th.jpg


      对辩,藏语称“作朗”。辩者二人,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无法问出。


    2d265bbf3fe2448ba3b711ebd5efdaee_th.jpg


      立宗辩,藏语称“当贾狭”。辩者无人数限制,立宗人自立一说,待人辩驳,多坐于地上,只可回答不可反问;问难者称“达赛当堪”,即“试问真意者”,不断提出问题,有时一人提问,有时数人提问,被提问者无反问机会。


    1937411db9a349129757958de8ec4594_th.jpg


      立宗辩过程中问难者可高声怪叫,也可鼓掌助威,舞动念珠、拉袍撩衣、来回踱步,也可用手抚拍对方身体等做各种奚落对方的动作。


    d74a08a4e55f44e1acb60942ed47a82e_th.jpg


      他们辩经完毕,开始围坐在一起,开始颂经学习


    99f6899ec3984c61803b22f454dc262c_th.jpg


      这到与汉传佛教的禅修打坐相似,刚开始并没有颂出声音,更像是在冥想


    531755bc8f6c4c86864cfb0137ac2508_th.jpg


      趁这会儿,我与海蓝哥走上九间殿的楼上


    9d4099e6580849b39e4df8bb44443893_th.jpg


      可以从另一个角看到这些正襟而坐的僧人


    8ca8e0c693f04e988e54a045c452be00_th.jpg


    39635a7f7387403db9068f311ca99e4b_th.jpg


      这是手拿着相机伸出窗外的盲拍,绝对是一个少见的视角,似乎也只有这里才可以拍到全景,而且相机的镜头要够广,这是14-24的镜头拍的。


    4171298a42f3423e89ea5e980c403335_th.jpg


      塔尔寺平面图

      TIPS:

      门票:80.00元

      地址:西宁市湟中县莲花山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