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溶洞很多,各有各的特色,有的因规模出众,有的因气势称绝,还有的因造型被世人所惊叹,那么这么多的溶洞,很难一个个全部去看完,就像有句古话:“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对于溶洞,我想也是如此。
之前去过湖北利川的腾龙洞,广西桂林的七星岩,江苏宜兴的善卷洞,每次参观溶洞也都会惊叹,直到我来到了安徽石台蓬莱仙洞,才发现还有更更精彩的溶洞,这种惊叹源于蓬莱仙洞给我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感觉,仿佛就像个仙洞,更来自于一种意外惊喜,没想到在皖南山水中居然能看到壮观的地下溶洞景观。
在没去蓬莱仙洞之前,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以为蓬莱仙洞是在山东蓬莱,其实不然,蓬莱仙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境内,这里到石台的县城也不是很远,大概9公里左右。之所以起名蓬莱仙洞,是因为,相传蓬莱仙子偏爱这里的旖旎风光,移居于此。他在洞内指石为物,将洞府装点得如同仙境琼台一般,蓬莱仙洞也就因此而得名。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不过在我看来,之所以叫蓬莱仙洞,是因为这地方确实像个仙境,洞中的一景一物是那么的令人惊叹神奇。9米多高的巨型钟乳“落地金钟”宏伟壮观;中洞遍布精美的钟乳石群,若物若人,惟妙惟肖;天洞宏大绮丽,曲折幽深,景观奇异。
整个溶洞可以说还是蛮大的,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有迎宾厅、探海长廊、东海龙宫、通明宫、迷仙宫、玉婵宫、银河长廊、瑶池、南海、潮音殿、送客厅等10多个景点。
蓬莱仙洞,又称罗汉洞,洞内景观奇特,洞外山清水秀,内外景致交融,令人陶醉。 一入洞门,就是“迎宾厅”,有钟乳石形如“八仙”和“神狮”。由“迎宾厅”入地洞,可见一条弯曲狭长的廊道,长达800米,狭而陡峻,是由水流向下溶蚀时所形成的狭谷,称为“探海长廊”。在长廊内有“三岔口”、“古栈道”、“铁板桥”以及“小龙潭”等景点,其中“闹海金钟”最为奇特,它高8米,周长21米,形如洪钟。
经过“南天门”,离开中洞,就上到天洞中。天洞是1984年开发时发现的。 走在溶洞中,感觉洞内还是比较阴凉的,溶洞的温度相对较低,所以到溶洞游玩的时候不要穿的太单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在里面拍照留念的,正好洞内有3个免费拍摄点,出门能领取到免费的小照片钥匙扣。
蓬莱仙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大约4.5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球内部运动,海水下降,陆地崛起,溶蚀成现在的洞体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据初步考证,洞体的形成距今已有9000多万年的历史。地洞中有形态各异的巨石,有三条地下河。还有南海、东海龙宫、迎客厅、送客厅等景区。其中,以巨幅自然山水壁画、白色透明的“罗纱帐”、碧玉般的海石花、洁白晶莹的“天丝”等罩主为绝。洞中石壁上,有明代以来的题咏石刻多处。
“王母瑶池”是全洞的最佳景点,瑶池是圆形边石坝体,坝边洁白如玉,如宝石镶嵌,结构精巧,玲珑剔透,池中滴滴玉液,清澈透底。瑶池的位置在蓬莱洞最高处,由岩石中渗出的含有碳酸钙的地下水,首先在此凝析出碳酸钙,这种纯洁的碳酸钙体经结晶变成方解石,洁白无暇,形成罕见的“瑶池仙境”。
只见粉红色的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位体态丰腴的女子,她薄施粉黛,身着金缕玉衣,娥眉轻舒,面如满月,宛如刚刚出浴的王母娘娘。“娘娘”身边摆着一幅罩着纱巾的铜镜,身后是笼着白纱的玉床,线条柔和,洁白透明,酷似天宫中的罗纱帐;身旁月牙形的池内,一群仙女正在嬉水沐浴,风姿绰约,栩栩如生。
洁白无瑕的“罗纱帐”、晶莹剔透的“天丝”、巨幅立体“山水壁画”、精美雄伟的“千佛山”构成“蓬莱四绝”,这里堪称天然的地址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