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29|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学毕业生购海量个人信息搞推销 1条最低4毛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8-19 1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跟女友开了一家公司,以每条0.4元至1.2元不等的价格购买上万条个人信息,然后通过电话“轰炸”推销收藏品;一对兄妹在网上购买个人信息2万多条,号称“上海电视棒研发中心”,向全国推销“电视棒”。日前,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蜀山公安分局刑警二队警力突然赶到三里庵鑫鹏大厦,将4名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人抓获。


      【神秘业务】



      不挂牌,闭门打电话这两家公司干嘛的?

      8月6日,公安部向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通报了一条信息:高某、刘某等人在合肥开设公司,为了电话营销,从网上购买了大量个人信息。
      蜀山公安分局刑警二队立即介入调查,发现高某、刘某均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了公司,办公地点均在三里庵附近的鑫鹏大厦。这两家所谓的公司大门紧闭,门口也没有悬挂招牌。怕打草惊蛇,刑警在门外蹲点守候。
      过了一会,高某公司的门打开了,一名男子边打电话边走出来。刑警朝房间里瞥了一眼,发现房间内七八个人正在打电话推销一种藏品。此后,警方又摸清了刘某所开公司的地点。


      【突查见闻】



      推销员面前堆着密密麻麻的个人信息

      8月7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全国20多个省市警方同时行动。
      上午10时左右,数名便衣刑警分头对刘某、高某两家公司进行突然袭击。高某的公司里好不热闹,数名员工正在打电话,极力推销邮票、藏品,每个人手头都有几张A4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个人信息。
      刑警当场缴获厚厚几摞用A4纸打印好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单上,每页都有四五十名全国各地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还有曾买过的收藏品种类以及价格。据员工介绍,他们一天至少要打一两百个电话推销收藏品。
      与此同时,另一路警力对刘某的公司进行突查。 “我们是上海电视棒研发中心,现在研发了一款新的电视棒……”几名员工正在打电话推销电视棒。警方检查发现,这家公司还使用了改号软件,拨出的电话全部显示为021开头。与高某的公司一样,这家公司每个员工面前也放着大量打印好的个人信息。
      据警方介绍,这些个人信息都是在网上买的,有的按一条收费,有的按一百条收费,还有的按一兆信息量收费。


      【幕后交易】



      每条0.4元至1.2元网购上万条个人信息

      高某今年22岁,去年刚刚从一家职业学院毕业,在上海打工时接触过电话营销。时间长了,高某自己摸索出了一套电话销售经验,觉得这种模式有利可图。
      去年年底,高某决定另起炉灶,在合肥注册了一家公司,和女朋友一起在三里庵鑫鹏大厦租房,招了几名员工,推销藏品、邮票。电话销售需要个人信息资料。高某从一个QQ群里买,每条信息价格从0.4元至1.2元不等。 0.4元的信息是旧信息,卖家此前已卖过多次,而1.2元的信息含金量更高,都是卖家最新搜集的。高某将这些信息用A4纸打印后,分发到员工手上,让员工逐一打电话推销。据高某交代,他已购买了1万多条个人信息。
      刘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曾做过电话营销,熟悉电话营销的操作。今年7月,刘某决定单干,并让她的哥哥帮忙。刘某推销的是电视棒,从网上批发只要10元左右,他们对外称是上海电视棒研发中心最新研发的,一个电视棒卖一两百元。为了精确定位,刘某从网上购买了2万多条全国各地的个人信息,然后让员工“狂轰乱炸”。
      据警方介绍,这两家公司招收的员工均是在校大学生。


      【黑色链条】



      泄露公民信息者竟然包括公务人员

      据警方介绍,获取和贩卖个人信息犯罪成本低、市场需求大,目前已形成个人信息买卖的黑色利益链。
      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从警方侦破的案件看,有银行工作人员、通信工作人员、房屋中介人员、开发商,甚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生活中,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地方很多,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呢?警方有关人士建议,市民在必须提供个人信息时一定要谨慎,要有选择地留自己的有效信息。如果必须给对方身份证复印件时,需备注复印件的用途,以防被挪作他用,而且一旦发生纠纷,也有利于查找证据。在网上求职或者填写相关信息时,千万不要透露太多个人信息,挑选正规官网,因为这类网站信息管理比较严格,具备有效的防搜索功能。
        谁对这些信息感兴趣?
      装修公司、保险公司、贷款公司,甚至违法犯罪人员。一些违法人员利用这些精准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私家侦探则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调查、跟踪偷拍等。


      个人信息怎么泄露的?

      从警方侦破的案件看,有银行工作人员、通信工作人员、房屋中介人员、开发商,甚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对话



      “没想到这么严重”

      90后小伙高某落网后一脸茫然。当警方向高某宣布他涉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要被刑拘时,高某傻了,“没想到会这么严重。 ”
      民警:知道为什么找你来吗?
      高某:知道,我在网上买个人信息的事。
      民警:知道买卖个人信息的严重后果吗?
      高某:不知道。以前我知道做这个(买卖个人信息)违法,但不知道事情有这么严重(犯罪)。


      公安部集中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1213名嫌犯落网

      8月7日,北京、河北、上海等20余地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集中行动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13名,其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源头”8人,掌握海量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牟利的“中间商”235人,实施非法调查、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嫌疑人970名,打掉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信息实施犯罪的团伙468个,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327起,查获被盗取的公民个人信息7亿余条。







    【免责声明】:泰兴生活网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微信31195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