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80后”小夫妻上法庭离婚,变成双方“全家总动员”。近日,记者采访发现,不少“80后”离婚官司中,由于当事人太依赖父母,开庭时常带父母来“撑腰”,更有甚者,有的父母竟然坐上法庭代理人席,当起儿子或女儿的代理人。然而,有父母参与的儿女离婚官司,往往经父母的“推波助澜”,使得小夫妻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场离婚官司,变成“全家的战争” “80后”小夫妻周先生和李小姐结婚刚两年就闹起了离婚,导火索是李小姐提出在房产证上加名。周先生父母知道后,跑到儿子家,指责儿媳“居心不良”。后来,周先生也跟妻子大吵,两人越闹越僵,不得不上法庭离婚。 该案由秦淮法院家事审判庭法官李璇承办。她告诉记者,开庭前,双方当事人及家人在法院走廊碰到,吵得不可开交。女方家嫌弃男方没主见,什么都听家里的。男方家指责女方不温柔体贴,就知道坐享其成……两边一人一句,眼看就要动手,“当时我看他们吵得实在太凶,只好取消开庭。”李璇说。 近日,记者先后采访我市多家基层法院家事审判庭了解到,像周先生和李小姐这样闹离婚,继而引发“全家的战争”并非个例。玄武法院一位法官说,不少“80后”小夫妻上法庭打离婚官司时,都会带着父母来“撑腰”。双方父母坐在旁听席上,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来。作为法官,只有“请”双方当事人的父母离开法庭。“但一旦父母不在身边,离婚双方当事人就像没了‘主心骨’,什么话都不肯讲。”该法官说。 逾六成离婚官司,有家长“推波助澜” 秦淮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审判庭副庭长王小娣说,不少“80后”小夫妻上法庭离婚,确实受父母的影响较大。父母不但给儿女的离婚官司“出谋划策”,还有的索性直接走上法庭,当起儿女的“代理人”。 王小娣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对结婚还不到1年的小夫妻要离婚,来法院起诉的却是女方的父亲。王小娣说,这名父亲比较强势,一直不喜欢女婿,看女婿婚后工作没起色,便要求女儿离婚。随后又一手包办了女儿的离婚官司。从起诉到法院最终判决,女儿只是在开庭时来过一次,庭上没有讲话,都是父亲在主导一切。 “父母替儿女打离婚官司的案子越来越多。”王小娣说,“就算不做儿女的代理人,父母也会到庭旁听,给儿女‘出谋划策’。” 玄武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审判庭庭长王萍也表示,“80后”小夫妻离婚时受父母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她的印象中,超过六成的“80后”离婚官司里,都有他们的父母在“推波助澜”。有家长担心孩子“吃亏”,自告奋勇当起代理人,开庭时抢着发言,做为当事人的儿女反而插不上话。 小夫妻缺乏独立性,父母包办危害大 据统计,去年一年,我市诉讼离婚案件共有8200余件,其中“80后”离婚案占38%,约有3100余件。市中级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一位法官说:“在这些离婚官司中,有的小夫妻可能并没有实质矛盾,反倒是双方父母在孩子的生活问题上颇多干预,导致小夫妻矛盾升级,甚至有的是父母要求小夫妻离婚。” 对部分父母“护短”心切,在孩子离婚问题上指手画脚,导致矛盾激化现象,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金一虹表示,“80后”的父母对孩子恋爱婚姻的介入,大大超过以往,不仅包办结婚,甚至连离婚也要包办,直接导致孩子 “断奶难”。这和年轻一代社会资源不足,住房等新家庭积累更多要依赖父母相关。“但对父母依赖度增加,受父母干预制约就越大。而有事例证明,凡是父母对孩子婚姻介入过度、过深,往往会对孩子婚姻产生负面影响。”金一虹说,“80后”不应做啃老一族,如果不尽早“断奶”,受父母的影响就无法消弥。 金一虹同时也希望做父母的认识到不能“包办”儿女的一生,应尽早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