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版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888888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泰兴生活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20|回复: 0
    收起左侧

    小心“身心耗竭综合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7 09: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江苏泰州
    本帖最后由 悟真 于 2016-1-7 09:52 编辑





    业绩冲刺、年终总结、被催婚逼嫁……年底了,事情一件又一件,被压得喘不过气?紧张忙碌的生活,让很多人的身体和心理出现“透支”,如不及时纠正,“身心耗竭综合征”可能就会盯上你。



    360截图20160107094651026.jpg



    30%中青年“累”出病在这样一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时代,身心很容易被繁重的工作掏空,人们的斗志在压力面前消失殆尽,逐渐变为行尸走肉。




    身心耗竭综合征


    360截图20160107094700098.jpg



    “身心耗竭综合征”由美国心理分析学家赫伯特•J•弗罗伊登贝格尔提出。


    它是一种身心双重饱受折磨的精神障碍:◾


    在心理方面,患者情绪容易波动,睡眠不稳,而且注意力无法集中。

    在生理方面,患者腰酸背痛,消化系统出现紊乱。


    综合来说,患上这种疾患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情绪和身体都越来越差,愤世嫉俗,对人也越来越冷漠。


    美国哈里斯互动民意调查结果发现,年龄在25—39岁之间的工人,1/3的人都患上了身心耗竭综合征。其中,中年人患上该疾病的人数最多,此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被身心耗竭综合征所困扰。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一项调查发现,现在身心耗竭综合征对人健康的损害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美国精神科专家指出,几乎每个上班族都可能出现身心耗竭综合征,这一点值得警惕。



    360截图20160107094708396.jpg



    过劳死为何盯上你?


    身心耗竭综合征,在专家看来,无异于一场心理地震。精神病学家于尔根•施泰德指出,这是一种身体和心理共同出问题的疾病。无论是身体状况的恶化,还是心理的严重失衡,都会让身心陷入恶性循环。


    身心耗竭综合征患者的发病原因都大同小异。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为了处理工作,他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在办公室一直熬到深夜,在办公室不通风的环境中一坐就是一整天;吃快餐也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人饿着肚子硬扛着;取消了私人约会和聚餐,休闲时间只想蒙头睡觉。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分校的曼弗雷德•舍德洛夫斯基补充道,他们完全把自己“孤立”了,人际交往少得可怜。“缺乏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和沟通,让他们少了一味最重要的缓冲剂。”舍德洛夫斯基说。


    这些都会使人体警报系统亮起红灯,肾上腺就会分泌压力激素,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身体上的不适使患者的工作效率下降,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创意也越来越少,处理工作的能力也变差了,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问题也就相伴而生。


    另一方面,工作上无法调整的不良情绪越积越多,反过来也会将身体健康拖到濒临崩溃,出现神经衰弱、记忆力糟糕、厌食、整日病病歪歪等,甚至开始在酒精中寻找解脱。如果这两种状态交替往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甚至引发过劳死。


    身心耗竭综合征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身体和心理状况不断恶化的结果。


    如果你一周加班天数超过3天,连续几周的周末都搭给了工作,就要小心身体罢工了。如果你一上班就觉得焦虑或压力大,处理工作时觉得比平时更困难,就要当心心理失衡了。最好找机会放松一下或找心理咨询师做治疗,一旦身心交互出问题,就为时已晚了。




    四招拯救崩溃边缘的你


    想要克服身心耗竭综合征,那些关上电脑休息5分钟之类的建议完全不管用。你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让自己解脱出来。



    第一条:给身体留出时间休息


    专家建议,你需要吃一些保健食品,给自己订一个健身计划并坚持下去,保证每天睡7~8小时。



    360截图20160107094720210.jpg



    第二条:给工作和生活划分比例


    工作和生活也有黄金分割比例。在你工作繁忙的时候,你可以留出70%的时间给工作,剩下30%的时间去侍弄花草、给家人做顿美食。你工作不太忙时,最好给生活留下40%~50%的时间。倘若你能做到这样,说明你的工作和生活大致平衡。



    360截图20160107094731227.jpg



    第三条:多花时间与外界接触


    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与外界接触,哪怕和家人朋友聊聊天。



    360截图20160107094741537.jpg



    第四条:少抱怨多适应


    职场上的抱怨总是不绝于耳,这些拉长着脸干活的人,习惯怪罪于环境的不如意,妄想环境来适应自己。如果你是个没办法辞掉工作的年轻人,那是时候该醒醒了:“适应环境,改变自己”才是不二法宝。而对于中年朋友,努力做到“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泰兴生活网微信公众号
    泰兴生活资讯服务平台,招聘求职、房屋租售、家政服务、二手闲置等信息发布!

    QQ|挪车码|手机版|经营性ICP:苏B2-20120344|泰兴生活网 ( 苏ICP备19030850号-1 )|苏公安网络备案:32128302001100 @泰兴生活网版权所有

    Discuz! X3.4Powered by © 2001-201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